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研究人员对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中①~③为其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中染色体不代表具体数目),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①细胞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该细胞中除了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A和a基因这种变异之外,还发生了____________
(2)图1中②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_的细胞。③细胞取自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
(3)若图2中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
(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_____。
A.a→bB.b→aC.c→dD.d→c

(5)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7h、3h、1h,经第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_________h到_____________h间进行。
2024-04-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动物毛的黑色(N)对白色(n)为显性,有尾(R)对无尾(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品系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已知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取自甲品系的某雌性个体与取自乙品系的某雄性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一个基因型为RRr的子代(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品系的动物相互交配,后代有8种基因型和2种表现型
B.甲品系雄性个体与乙品系雌性个体杂交,F1有4种基因型,且F1的雄配子均不致死
C.丙与其父本杂交,产生Rr后代的概率是1/3
D.产生丙的原因可能是其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3 . 着丝粒功能异常往往导致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着丝粒重新定位是指在染色体的另一个位置上出现新的着丝粒,而不涉及到DNA序列的重新排列。此外,着丝粒区域的移动不是随机的,它们倾向于结合在着丝粒重复序列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着丝粒重新定位会改变该染色体上DNA的遗传信息
B.着丝粒重新定位会增加染色体上着丝粒的数量
C.利用着丝粒功能异常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重复序列不利于维持着丝粒的稳定性
4 . 下图可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哪种类型(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培育玉米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花粉离体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黑暗
B.植株甲和植株乙都是二倍体,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自交后代不分离
C.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也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D.植株乙与植株丙进行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玉米,三倍体玉米是不育的
2024-01-0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我国西双版纳生长的一种植物曼陀罗,曼陀罗是四倍体野生草本植物,科学家用曼陀罗的花粉培育成植株,该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八倍体
8 . 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首次将隐性的白眼基因定位到了X染色体独有片段上,后续科学家们对该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果蝇眼色杂交实验中最初偶然发现的白眼基因来源于______。摩尔根在该研究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研究证实该白眼性状的遗传特点有______
A.白眼果蝇中,雌性多于雄性
B.雄性白眼果蝇的白眼基因通常只能来自母本
C.白眼性状的遗传常表现为隔代遗传现象
D.雌性白眼果蝇的后代有50%的果蝇为白眼
(2)果蝇的红眼为野生型,眼色存在多种突变体,其中杏眼(wa)和白眼(w)是两种隐性突变体,且wa和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点,对应的野生型基因均用(+)表示。wa和w基因控制的性状存在位置效应,当两对基因均为杂合子时,若2个突变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而另外一条染色体两位点正常时表现为野生型;当2个突变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时表现为突变型。实验小组让纯合的杏眼雌果蝇和纯合的白眼雄果蝇杂交,F1的雌雄果蝇均为杏眼,F1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2中出现了约1/1000的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请在图中标注F1杏眼雌果蝇中相关基因的位置______,F2(不考虑偶然出现的红眼雄果蝇)的性状及其比例是______。F2中出现了约1/1000的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原因是______
(3)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片段,其有影响果蝇眼睛形状的基因。雌果蝇16A片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分析可知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是由于______变异导致的,其中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16A片段

小眼数

眼形

基因组成

779

正常眼

XbXb

356

棒眼

XBXb

68

棒眼(更明显)

XBXB

注:1.表示16A片段。2.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已知一个平衡群体中XB基因频率为20%,则该种群中棒眼(更明显)个体的比例是______
2023-12-29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将现配的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待测样液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C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低温诱导处理的根尖经固定、酒精冲洗后,再制作装片

D

制备酵母菌培养基

配制培养基后高压蒸汽灭菌,再调节pH,最后倒平板

A.AB.BC.CD.D
10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去甲基化修饰不改变遗传信息,但会引起表型发生改变,可遗传给后代
B.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与有利变异相关基因的突变频率
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D.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