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
D.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
2018-02-04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转基因育种方法可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培育出作物新类型,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2018-01-2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段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A 为矮秆基因,B 为抗矮黄病基因(B 位于Ⅰ或Ⅱ染色体上)。乙品系Ⅰ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小麦的Ⅰ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 种基因型的配子
B.若丙Ⅰ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 位于Ⅰ染色体上
C.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 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
D.若基因型为AaBb的品系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B 基因一定位于Ⅰ染色体上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的是()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5 .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6 . 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SRY,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和丁的行为通常都趋向于男性
B.丙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在产生配子时减I异常导致的
D.理论上丁可产生的正常配子约占1/2
7 .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十表示,缺失用一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 - =2:l
8 .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________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 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
9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