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均为实验室常用的生物育种手段。已知玉米的抗虫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调控,为了得到抗虫玉米植株,某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后得到目的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室对野生型玉米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进行培育、筛选后得到突变植株,该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约占1/4,说明诱变引起的突变为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突变。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是由野生型某个基因发生一个碱基由G到A 的替换导致的,则野生型基因和抗病基因的碱基序列长度_________,碱基序列_________。(后两空填“相同”或“不同”)
(2)该实验室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外源抗虫基因(cry)转入野生型玉米细胞得到转化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植株X,过程如图1 所示,其中1、2代表染色体,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为标记基因。已知该品种玉米染色体结构较为稳定,不会发生染色体互换。

①忽略抗虫基因和抗性基因的区别,仅根据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除图1中的转化细胞种类外,请在图2中画出还可能得到的其他种类的转化细胞________

②研究表明,标记基因的产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为了得到抗虫性状稳定遗传且不含标记基因产物的优良植株,可将植株X 进行自交从而获得预期目的的植株。为达到该目的,是否可以将cry基因和AmpR基因用同一个 Ti 质粒进行转运? 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
2 . 普通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庞大,研究相对困难。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相对清晰。用紫外线分别照射普通小麦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30s、1min、2min,再与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可将小麦染色体小片段插入拟南芥基因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可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
B.可利用灭活病毒促进两种原生质体融合
C.需设置单独培养的未融合原生质体作为对照组
D.借助拟南芥的遗传背景对小麦基因组进行研究
3 . 果蝇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为实现基于体色持续分离雌雄,培育果蝇的性别自动鉴别体系,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诱变育种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性别鉴定最有效的方法是SRY-PCR,该方法需从被测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___(填部位)细胞并提取DNA,根据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2)果蝇的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研究人员用射线照射果蝇M(图),已知射线照射后Y染色体携带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不含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该过程涉及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射线照射后的果蝇M与正常的黑色雌果蝇杂交,统计后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

I组

Ⅱ组

Ⅲ组

子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

灰色:黑色=1:1

灰色:黑色=1:0

灰色:黑色=0:1

①I组结果说明果蝇携带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__________染色体(填“X”、“B所在的”、“b所在的”),其子代黑色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第______组的杂交模式的后代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原因是________,其优势是可通过果蝇的体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Ⅱ组子代连续随机交配多代后,子代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会____(填“上升”、“下降” “不变”)
2022·浙江·二模
4 . 某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含2个染色组,4套遗传信息
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易位和基因重组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最新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癌细胞中含有大量形似甜甜圈的环状DNA(ecDNA),它是染色体断裂后脱落下来的,呈裸露状、螺旋化程度低,普遍带有癌基因。癌细胞中ecDNA可大量复制并高效表达,使癌症的恶化程度增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B.ecDNA可大量复制并高效表达可能与其呈裸露状、螺旋化程度低有关
C.含有ecDNA的细胞中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血浆中的ecDNA不能进行复制与表达
6 . 以桃树(2n=16)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用分生区细胞、花药分别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均可观察到8个四分体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
D.若细胞中出现9种形态的染色体,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022-03-30更新 | 588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3 细胞生命历程-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与提升精练
21-22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7 . 研究者观察到某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图示“十字形结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序号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十字形结构”的4条染色体随机地两两分离,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除去“十字形结构”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
B.出现“十字形结构”的根本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换
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4种精子
D.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2/3会致死
2021-12-05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4)
8 .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桥在后期出现
B.若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则其体内可能出现基因组成为AAa的细胞
C.染色体桥发生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D.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2021-07-06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4)
2021·河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9 .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2021-06-10更新 | 11392次组卷 | 57卷引用:专题03 细胞生命历程-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与提升精练
2021·广东·高考真题
10 . 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
2021-06-10更新 | 1145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