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实验一:把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结果如表。

组别

抗体含量

A组

+++

B组

+

C组

++++

注:“+”数量表示含量多少

实验一结果
(1)从图1可知,绵羊细胞R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____,每次注射的绵羊细胞应取自同一个体,理由是________
(2)从表可知,转入脾脏细胞的C组小鼠注射绵羊细胞后,产生的抗体多于A组,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能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去除T细胞作用有利于________免疫过程的完成。
(3)实验二:另取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含抗体M的血清、含抗体G的血清和不含抗体M和G的血清,2小时后,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绵羊细胞R,免疫后定期测定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由图2可知,注射的抗体G对小鼠抗绵羊细胞R的免疫应答过程起________作用,对防止机体免疫功能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科学家推断,小鼠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G的受体才能使抗体G发挥正常功能。若想验证该假设成立,对照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应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b.使抗体G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c.使抗体G受体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d.绵羊细胞R和抗体G
e.对照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实验组
f.对照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低于实验组
2020-07-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月考(五)生物试题
2 . 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人不同,乙餐后3小时血糖降低的主要原因_____
(2)据图初步判断____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___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②低血糖患者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②自身细胞毒性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④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5)正常人进食三小时后仍能维持血糖浓度,起主要作用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其功能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4) |
名校
3 . 实验一:把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表1。


(1)实验中,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C组小鼠的______处理。
(2)从图1可知,绵羊细胞R在本实验中作为____________,每次注射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同一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
(3)从表1可知,转入脾脏细胞的C组小鼠注射绵羊细胞R后,产生的抗体多于A组,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______能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去除T细胞作用__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体液免疫过程的完成。
(4)实验一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另取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注射等量的含抗体M的血清、含抗体G的血清和不含抗体M和G的血清,2小时后,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绵羊细胞R,免疫后定期测定小鼠脾脏单位区域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5)由图2可知,注射的抗体G对小鼠抗绵羊细胞R的免疫应答过程起______作用。
(6)实验二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家推断,小鼠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G的受体才能使抗体G发挥正常功能。若想验证该假设成立,实验组选用的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应为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b.使抗体G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c.使抗体G受体基因不表达且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
d.绵羊细胞R和抗体G
e.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对照组
f.实验组小鼠免疫应答水平低于对照组
2016-11-2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南开中学理科综合模拟生物试卷
4 . 结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瘤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和CO2量没有明显差异。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许多中间产物,可以转化为氨基酸、甘油、五碳糖等物质。

(1)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产生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代谢途径的变化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2)根据结肠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从细胞形态的角度分析,结肠癌细胞已失去了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
B.从基因的角度分析,APC、K-ras、DCC、p53基因的功能是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从遗传角度分析,结肠癌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D.从蛋白质活性角度分析,抑癌基因突变使相应蛋白质活性增强,可抑制细胞凋亡

(3)调查显示,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第3位,5年生存率为50%~60%。药物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生长;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有益气化痰、理气畅中的功效。为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患有结肠癌小鼠的调控作用,科研人员以裸鼠为材料造模(即结肠癌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均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组(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mg·kg-1)及香砂六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5.4g·kg-1、10.8g·kg-1、21.6g·kg-1)。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
序号12345
组别模型组阳性组香砂六君子汤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肿瘤质量(mg)1.580.751.020.740.50
抑瘤率(%)052.5335.4453.1668.35
①裸鼠是一种基因突变产生的无毛、无胸腺小鼠,_____功能减弱,无法及时发现并清除肿瘤细胞,较正常小鼠更容易形成肿瘤。
②表中对照组为_____(写表中序号),与其它组相比,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分别为______
③实践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癌症手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对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探索最佳用药方案,本实验还需要增设实验组,请写出相关增设实验的实验思路:______
2024-04-04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MERS-Co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
(1)MERS-CoV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PP4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DPP4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____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MERS-CoV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____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

(2)RBD是MERS-CoV的S1上与DPP4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BD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_____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______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MERS-CoV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病毒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MERS-CoV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DPP4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MERS-CoV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MERS-CoV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注:鼠DPP4与人DPP4存在结构和序列上的差异)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抗体甲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无细胞融合

抗体乙

部分细胞融合

抗体丙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1

不加抗体

表达鼠DPP4的细胞

无细胞融合

对照组2

抗体丁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部分细胞融合

对照组3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表达人DPP4的细胞

部分细胞融合


_____
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
(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BD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BD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BD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____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2020-05-01更新 | 7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内毒素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研究双黄连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肝组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下述实验。取50日龄健康小鼠50只,平均分为5组,处理如下表:

组别

前35天的饮水

第36天的0时

组1

清洁饮水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组2

组3

清洁饮水+1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等量内毒素

组4

清洁饮水+4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等量内毒素

组5

清洁饮水+16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等量内毒素

腹腔注射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禁食12h,并于第36天12时,取肝脏显微镜下观察计算肝细胞膨胀率(膨胀率越大说明肝细胞损伤越严重)。分析错误的是(       
A.若双黄连对内毒素性肝损伤的组织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则肝细胞膨胀率最大的是组2
B.表中①和②的处理条件分别为清洁饮水和腹腔注射等量内毒素
C.注射的内毒素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组5肝脏组织损伤比组3、4严重,可能因为高剂量的双黄连对小鼠产生了毒副作用
7 . 人类皮肤表面有大量共生菌,研究利用共生菌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1)表皮葡萄球菌(S)是定植在正常人群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主要成员之一,S菌可侵入机体,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___功能。但S菌不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和炎症反应,且能通过与其他致病菌种间竞争,从而避免严重感染对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2)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科研人员计划改造S菌使其携带肿瘤抗原OVA,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治疗肿瘤。为探究OVA抗原的不同区段和不同定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了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情况,S菌种类和结果如图1。

①实验中“特异性抗原”是指___(“S”、“OVA”、“S”和“OVA”),据图1分析其依据是___组单独的S菌并不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但d组___
②根据图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为___(选填图1中对应的字母)。
(3)为进一步研究改造的S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上述两种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或同时涂抹小鼠后,再给小鼠注射含OVA的黑色素瘤细胞,22天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结合图1推测,改造的S菌需___才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4)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实验组别和预期结果如图3,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下图中用简要文字完善联合用药组的实验流程,并补充各组应做的处理___。(在答题纸上作答)
2024-01-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Ⅰ.研究表明,雌性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雌性激素含量和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下图是雌性激素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和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细胞Y为________细胞, 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的信号有_____________
(2)细胞Y的雌性激素受体有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两种,雌性激素发挥作用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细胞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结构X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Ⅱ.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物质,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下表)。
处理胸腺是否产生相应
浆细胞
是否产生相
应的抗体
甲组小鼠切除
乙组小鼠不切除


(4)据表分析,实验组是___________组小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
(5)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抗体的产生量,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不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03更新 | 52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宝坻一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细胞,进而诱发局部红肿的炎症反应,人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防止炎症反应过强从而损伤正常细胞。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题意可知,内环境稳态调节网络是由_______________彼此间的联系由来建立。
(2)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产生的物质a是_________,脾神经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表面有__________,被作用后的T细胞分泌出的乙酰胆碱 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神经递质。
(3)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为代价“背水一战”,能诱导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此时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______现象,正常机体通过这种免疫过程对抗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4)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活化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最后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结合抗原。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述:浆细胞在该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的流动过程?_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单位

单位:g/ml
成分血浆乳汁
91.0086.00
Na+0.340.05
K+0.0250.15
葡萄糖0.05极微量
乳糖0.004.60
甘油三酯0.063.70
氨基酸0.002极微量
酪蛋白0.002.80
免疫球蛋白(抗体)2.600.07

(1)乳汁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其中的K+ 可通过_____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__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天津生物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