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5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是一种带包膜的RNA病毒,包膜表面主要有S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后,使新冠病毒侵入细胞并开始增殖,引起人体相应的免疫反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新冠疫苗有如下三种,研制思路大多以S蛋白为抗原进行设计。
A.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其生产需要经过:培养Vero细胞→病毒培养→灭活→纯化→配比(半成品)→灌装→包装等环节。Vero细胞(非洲绿猴的肾脏上皮细胞)能无限增殖。
B. 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其主要成分是活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在宿主细胞中不会复制,但能表达S蛋白并释放,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构建过程如下图:

C. mRNA疫苗。其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除了考虑稳定性,mRNA疫苗递送入细胞也是技术难点,这将直接影响疫苗的效应,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裹mRNA。
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能引起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效果会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产生抗原的场所分别是在_________(填“内环境”或“细胞内”)。与传统的减毒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提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还致力于开发多联疫苗,即注射一剂疫苗便可获得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对此你认为更有开发潜力的是本文所述疫苗中的哪种(或哪些)___________,并陈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 .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等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过敏症状。下列有关过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组胺等物质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抗体的受体
D.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核移植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图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细胞C的获得利用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移植所需的组织器官
C.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中的滋养层,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2024-05-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HER-2(一种跨膜糖蛋白)高表达通常只出现于胎儿期,正常人体组织中其表达量极低,在乳腺细胞中高表达可加速细胞分裂,使其增殖、分化过程失衡,最终转变为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T-DMI由曲妥珠单抗和药物DMI连接而成,对HER-2有很强的靶向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胎儿期HER-2高表达可能与胚胎发育有关,成人HER-2含量高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参考
B.因为获取的B淋巴细胞可能有多种,所以曲妥珠单抗制备过程需进行专一抗体阳性检测
C.DMI与HER-2特异性结合是T-DMI对癌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的关键
D.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的位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1)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2)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4)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6)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6 .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科学家发现患有过敏性鼻炎可对感染新冠病毒起到保护作用:相比其他人群,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皮细胞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水平明显减少,而ACE2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受体,下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

(1)根据资料一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所发生的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体液免疫过程,故过敏原和抗原均不具有特异性
C.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抗体均由浆细胞产生,作用对象都是抗原
D.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生命活动

(2)由资料二可知,新冠病毒依靠S蛋白与宿主细胞的ACE2受体识别并结合,进而侵入并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被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能被_________细胞识别和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3)戴口罩和接种疫苗都是新冠肺炎有效的防御措施,请从免疫调节的角度选择一种预防措施分析其依据:______
(4)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假如新冠病毒一直处于流行阶段,未来人类可能具有什么特点?请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2023年,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二人因在mRNA疫苗研究上的突破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是某mRNA疫苗作用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MHCⅠ是一种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能够呈递源自各种病原体的外源抗原。
A.mRNA疫苗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mRNA疫苗在机体细胞中与细胞基因组整合的风险较低
C.mRNA疫苗翻译产生的病毒S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图中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MHCⅠ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2024-05-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实时荧光RT-PCR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RT-PCR是将RNA逆转录(RT)和cDNA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其原理是:在PCR复性过程中探针和引物一起与模板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抑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新链延伸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破坏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利用RT-PCR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RT-PCR之前,需要先根据新冠病毒的cDNA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
B.如果检测结果有强烈荧光信号发出,说明被检测者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C.RNA不能作为PCR扩增的模板,需将样本中的RNA反转录为DNA后再扩增
D.还可以检测病毒的外壳或病毒引发产生的抗体,其原理都是抗原—抗体杂交
9 . 如图表示双抗体夹心法,该方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增强该过程的有效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法与只使用单克隆抗体相比,能增加可识别抗原的种类
B.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两者结构相同
C.加入酶标抗体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D.将相关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小鼠脾中获得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10 . 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将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不同的小鼠体内,引起机体发生________免疫,其中的________分泌相应抗体。
(2)制备杂交瘤细胞时,需将上述小鼠的脾脏组织处理获得单细胞后,再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分别经过两次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其中第一次筛选一般用________ 培养基,以筛选出________。细胞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天然成分),且置于CO2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如果将得到的两种杂交瘤细胞成功融合,则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3).结合所学知识,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
2024-05-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