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4-05-25 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学热点聚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会有一定程度沉降。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平板培养基测定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添加琼脂等凝固剂成分
B.将平板培养基放置在教室相同地点的不同高度
C.本实验需要设置不开盖的平板培养基作为对照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才可以用于计数
3. 如图是研究人员从土壤中采集样品,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②的培养过程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步骤③使用蔗糖培养基,其中应添加琼脂和纤维素
C.步骤③纯化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以获得单细胞形成的菌落
D.步骤④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活菌数量往往比计数结果低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4. 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不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不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图表示运用植物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的过程,其中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但该过程不受温度影响
B.②过程可采用物理法,如电融合法、离心法、高Ca2+—高pH融合法
C.④⑤过程中加入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均不同
D.经培育获得的“白菜—甘蓝”植株会体现出两种生物的特性,打破了生殖隔离
6. 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族,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p72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不影响多抗的纯度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p72的单抗
D.p72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2022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我国诞生。克隆北极狼的供体细胞来自一只野生北极狼的皮肤样本,卵母细胞来自一只处于发情期的母犬,代孕母体则是一只比格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供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透明带内后,可自行进入卵母细胞
B.MⅡ期卵母细胞中含有促进体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物质条件
C.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克隆胚胎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对比格犬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进行免疫排斥反应检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
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
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
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D.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2019-06-10更新 | 554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因工程需用到多种工具。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常用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B.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都能“缝合”黏性末端,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C.基因工程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的
D.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还可以是各种病毒,如可以利用改造后的噬菌体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受精卵细胞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苏云金芽孢杆菌会合成Bt蛋白,在棉铃虫的碱性肠道环境中,Bt蛋白在特定的酶作用下产生毒性,导致棉铃虫死亡。我国科学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Bt蛋白基因的抗虫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根据苏云金杆菌的DNA特定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Bt基因
B.需要将Bt基因整合到Ti质粒的T-DNA上,从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Bt基因可以整合到棉花染色体上,抗虫棉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Bt毒蛋白具有高度专一性,对害虫天敌、人畜均无毒性,在环境中易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