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锰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的锰含量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探究锰离子(Mn2+)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锰离子溶液处理肝癌细胞,结果如图。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产生肝癌细胞
B.随着锰离子浓度的增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
C.锰离子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
D.锰离子可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24-04-20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2 . 下图为某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过程(→代表作用,一代表分化,A、B、C各代表一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除巨噬细胞外均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B.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
C.图中C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能识别宿主细胞
D.图中A细胞产生的抗体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
2019-11-08更新 | 9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2
10-11高三·江西九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2021-09-03更新 | 450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三生物试题
4 . 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抗CTLA-4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已开启肺癌治疗新时代。CTLA-4是一种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的跨膜蛋白,能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属于免疫检测点之一,研究发现,通过阻断CTLA-4的信号通路,能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图中的APC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TLA-4 抗体可以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
B.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
C.肿瘤细胞通常会增强CTLA-4基因的表达,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D.APC 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其细胞膜上的 B7 可特异性与CD28 结合
5 . 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可通过逆转录合成DNA并将DNA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分子中,进而复制出子代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侵入是因为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
B.人体对入侵的HIV不能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C.在辅助性T细胞内,HIV的RNA可直接作为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的模板
D.逆转录合成的DNA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上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研究人员发现被HIV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以合成一种蛋白质(A3蛋白),可将HIV病毒RNA上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
1.下列关于HI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后,整体进入宿主细胞
B.HIV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
C.前病毒以双链环状D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D.宿主细胞释放的子代病毒中含有宿主细胞的膜成分
2.下列关于A3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的
A.A3蛋白的相关编码基因只存在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
B.A3蛋白能对HIV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表观修饰
C.A3蛋白不能阻止HIV病毒感染辅助性T细胞
D.A3蛋白抑制病毒增殖属于细胞免疫
7 .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哺乳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时,对“非己”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甲认为“非己”细胞指的是非自身细胞,乙则认为“非己”细胞指的是免疫系统成熟后所接触的非自身细胞,若在免疫系统成熟前接触的外来细胞,将被视为自身细胞。为判断两种说法的正误,他们设计了实验:
(1)Ⅰ、材料:新生小鼠a,取自成年小鼠b的脾脏细胞和皮肤,取自成年小鼠c的皮肤。
Ⅱ、主要步骤:
①将来自小鼠b的脾脏细胞移入新生小鼠a的脾脏。
②将新生小鼠a培养至免疫系统成熟。
③将小鼠b和小鼠c的皮肤移植到小鼠a上。
④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情况。
Ⅲ、可能的结果与相应结论:
①若__________则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若____________则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2)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对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的特异性识别来区分“自己”或“非己”。当病毒、细菌等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经一系列过程分化成两大细胞群_______ 。前者与入侵者作战并歼灭之,后者进入静止期,留待以后对再次入侵者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3)若乙的说法正确,新生小鼠a被移入小鼠b的脾脏细胞,成年后体内_______(填“仍存在”或“不再存在”)对抗小鼠b体细胞的淋巴细胞。
8 .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2019-nCoV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2)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免疫系统的________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疫情期间,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妇生下的婴儿,Ig G抗体水平都可检测到,其中五名婴儿还检测到Ig M抗体。已知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正常Ig G出生于三个月后开始合成,3-5个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下图是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可知,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是__________(填抗体种类)。
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生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数量浓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研究表明,免疫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病毒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时间太长,免疫反应弱。据报道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再次复发,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020年3月,新加坡一名孕妇确诊新冠肺炎,11月初她诞下一名婴儿,结果该婴儿不仅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还自带Ig G抗体。请尝试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新生儿对抗新冠病毒免疫能力的获取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被动免疫”或“主动免疫”)。
9 . 某种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相应反应,以对付入侵的该种新冠病毒。下列关于机体应对这种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会产生溶菌酶、淋巴因子、抗体、疫苗等免疫活性物质并发挥免疫作用
B.被新冠病毒侵染的肺部细胞会产三种干扰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抵抗感染作用
C.当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时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
D.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通过接种针对该种新冠病毒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其方式是主动免疫
10 .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图1是HIV的结构示意图,其表面具有多种抗原;图2是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进入细胞,经逆转录酶在细胞溶胶中发挥作用形成DNA并整合到该细胞染色体DNA上,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图中⑥所示过程需要___________作为原料。该辅助T细胞的表面会形成抗原-MHC复合体,会被____________识别而导致该细胞____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释放出HIV。
(2)HIV直接刺激__________(填“一种”或“多种”)B细胞,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活化,并主要在___________处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3)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如齐多夫定、依非韦伦等对神经系统有多种不同层度的损害。现发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M,但该药物能抑制某些反射行为的发生。欲研究药物M阻断屈反射活动的机理,开展以下实验(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步骤1:取蛙1只,捣毁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如图1)。暴露蛙右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说明:图2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为反射弧的组成,①②③④为刺激位点或药物作用位点,药物M的作用效果不易清除)。

步骤2: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出现屈反射。若有,进行下一步实验。(该实验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步骤3:将药物M作用于___________处一段时间后,用电刺激④处,观察是否屈腿。
步骤4:再将药物M作用于__________处一段时间后,用电刺激___________处,观察是否屈腿。
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时,说明药物M只通过影响神经纤维而发挥作用。
2023-04-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七县(市)地区及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