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新冠肺炎(COVID-2019)是一种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的高传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人死亡。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病毒)引起的,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下图中的甲、乙是构成病毒的生物大分子,乙、丙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丁是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增殖时所需的直接供能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结构物质①②③共有的元素组成是:_____。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物质乙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通式可表示为_____
(2)丙及附着于其上的蛋白质分子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重要的_____特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主要与其细胞膜上的_____(填图中数字)有关。
(3)物质丁中含有的碱基是_____(填中文名称),人体细胞中合成物质丁的场所有_____
(4)_____检测和抗体检测都是判断是否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依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应答部分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为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甲受病原体入侵后在细胞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B.细胞丙发生增殖分化需接受来自细胞甲和细胞乙的信号刺激
C.每个成熟的细胞丙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D.细胞丁能识别并杀灭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
3 . 下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放性伤口中,皮肤表层抗体作用于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
B.图中a为白细胞介素-2,c为抗体,每个抗体有二个抗原结合位点
C.图中F(成熟的B淋巴细胞)和G(浆细胞)都可以合成抗体产生抗体的是细胞F、G、H,但是其中G表面没有受体
D.若该学生感染的是病毒,①②③④过程都会被活化
2018-12-14更新 | 54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五)生物试题
4 . 乙型肝炎病毒(HBV)会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下图是HBV入侵机体后,发生的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1~5均能特异性识别HBV抗原
B.细胞3分泌的淋巴(细胞)因子可以促使细胞4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C.图中的物质B可直接识别并结合HBV,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D.某人接种HBV疫苗后,人体将马上获得免疫HBV感染的能力
5 .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能特异地识别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感染肺部细胞,重症患者炎症区域会发生“细胞因子风暴”,即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会迅速大量产生,过度免疫应答使大量免疫细胞在肺中被激活,造成呼吸窘迫和肺衰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病毒特异性侵染人体肺部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B.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等
C.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37.8℃左右,此时机体的产热大于其散热
D.ACE2受体、抗体、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6 . 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AMLC)能快速大量增殖,从而引发急性白血病,有研究表明AMLC自身活性氧族物质(ROS)可以诱导其窃取周围正常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线粒体,从而满足其高能耗的需求,为证明该结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与用具:AMLC悬液、BMSC悬液细胞培养液、过氧化氢(ROS促进剂)、谷胱甘肽(ROS抑制剂)、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培养瓶等。(具体操作和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取培养瓶若干,随机均分为四组,标号A、B、C、D组(每组有多个重复培养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
_________,并测定各组AMLC中线粒体的数量;
③A组不作处理,B组加入适量且等量BMSC细胞悬液,C组_________,D组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步骤②;
⑤分析统计
(2)实验结果:_________(仅以AMLC中线粒体数量为指标,用曲线图形式表示上述实验的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AMLC是骨髓中异常增殖和分化的一种细胞,人体消灭它主要依靠_________免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胰岛素有利于AMLC的增殖,原因是_________
②为了有利于上述实验的进行,可对细胞_________(填AMLC或“BMSC”)的线粒体DNA进行荧光标记。
2023-03-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西溪校区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8-19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细胞均由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功能
C.甲为巨噬细胞的MHC,乙为抗原-MHC受体
D.仅在丙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大量增殖
8 . 关于下图的免疫实验,错误的是
A.LCM病毒感染后,小鼠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B.实验结果说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有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被LCM病毒感染的53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
D.上清液中有53Cr,说明靶细胞已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诱导下裂解
2019-05-05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018(第二批)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细胞均由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病原体的功能
C.甲为巨噬细胞的MHC,乙为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D.仅在丙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大量增殖
2021-05-24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六生物试题
10 . 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经酪氨酸酶催化合成。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发病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黑色素细胞内各种氧化反应,会产生物质X,破坏细胞内生物分子,导致释放黑色素细胞特异性抗原,推测物质X可能为自由基
B.树突状细胞可将黑色素细胞特异性抗原摄取处理,机体中起类似作用的免疫细胞还有巨噬细胞等
C.据图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经两条途径共同作用而被激活,激活的T细胞会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
D.白癜风病人的黑色素细胞内因酪氨酸酶的活性低,或者控制酪氨酸酶基因异常,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2024-04-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