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临床发现,原来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破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精液中的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具有活性。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免疫过程、发挥作用的主要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分别是(       
A.体液免疫-记忆B细胞-细胞膜上抗体B.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因子
C.体液免疫-浆细胞-内环境中的抗体D.细胞免疫-记忆T细胞-抗原-MHC复合体受体
2022-11-30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淋巴母细胞分化而来的
B.B淋巴细胞能直接识别抗原的空间结构,而T淋巴细胞只能识别抗原的一部分肽段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等物质,直接杀死藏匿在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
D.每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都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2023-09-1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目前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为了更好地防治宫颈癌,深入开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剂等。
(1)实验思路:
①将____________随机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组。
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平均肿瘤大小在小鼠体内能得到抑制。请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接种重组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的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②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时,相应抗原物质引起实验组小鼠的记忆细胞群迅速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细胞,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③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传统的和新型的。传统的疫苗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灭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和分离微生物的成分或其产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2021-11-21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CAR-T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表达于 T 细胞表面,获得的 CAR-T 细胞回注患者体内,使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增强。
1.下列关于癌细胞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
B.癌细胞中的丙酮酸都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
C.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癌细胞中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
2.下列关于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R-T细胞上的CAR 中有癌细胞抗原
B.CAR-T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各类癌细胞
C.CAR-T细胞需在体外进行增殖后再注射
D.CAR-T细胞免疫疗法中 CAR可直接杀死癌细胞
5 .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B.效应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C.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
D.效应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要消耗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6 . 请阅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艾滋病毒(HIV)在入侵人体后,首先感染T细胞,2小时后被感染的T细胞开始攻击巨噬细胞,将病毒传递至巨噬细胞。48小时内巨噬细胞经循环系统可把病毒带至全身各处,期间使用“艾滋阻断药”(PEP)阻断艾滋病毒的感染率可达99.5%左右,起到防御作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案为三联药物阻断:恩曲他滨(FTC),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替诺福韦(TDF),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替拉韦(RAL),整合酶抑制剂。
注:整合酶的作用是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
1.下列关于“艾滋阻断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阻断药”发挥功效的场所在内环境
B.RAL阻断的时间节点晚于FTC和TDF
C.上述三联药物阻断能有效阻止HIV进入靶细胞而起到防御作用
D.在有效时间内“阻断药”只要使用一次就能彻底阻止感染发生
2.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
7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8 .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并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增殖产生新的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后,其增殖所需的酶均由被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提供
B.HIV侵入人体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就开始持续减少直至较低水平
C.HIV侵入人体后,在形成前病毒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碱基A与T的配对
D.HIV侵入人体后,被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仍能正常分泌白细胞介素-2
2021-12-12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9 . 截至2022年3月15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2亿剂次。加强针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B.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C.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起终身防卫作用
D.记忆B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产生特异性抗体
2023-09-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0 . 成熟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       
A.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分化、增殖的过程
B.它们都是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
C.都来自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
D.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
2022-1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