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9-10高二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 . 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B.自身免疫C.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2019-01-30更新 | 1171次组卷 | 38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 . 通过肿瘤免疫治疗,可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消灭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发展的功能,科研人员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
(1)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_____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后,分裂并分化,一部分新形成的细胞可以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接触并___________所识别的肿瘤细胞。但是某些肿瘤细胞通过表达一些引起免疫异常的蛋白,从而“伪装”自己,导致机体免疫很难清除这些肿瘤细胞。
(2)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存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蛋白,肿瘤细胞表面存在大量PD-L1蛋白。科研人员从小鼠脾脏分离出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D-L1蛋白或非特异性蛋白处理,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如下图。

①本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大小的直接指标是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抗体量变化             B.3H胸苷掺入量             C.PD-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说明,PD-L1蛋白与PD-1蛋白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其依据是___________。抑制T细胞增殖可以减弱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___________
(3)传统上常用抑制细胞分裂的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如紫杉醇等。基于上述研究,科研人员研制出PD-1抗体或PD-L1抗体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药物。请与传统化疗相比,说出免疫治疗的主要优势或可能存在的不足(选择优势或不足,说其一即可)___________
3 . 新冠病毒(SARS-CoV-2)是RNA病毒,其囊膜上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侵染人体细胞。将S蛋白基因编码的mRNA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制成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翻译出S蛋白,起免疫预防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SARS-CoV-2进入人体能激发持异性免疫反应
B.人体清除SARS-CoV-2是免疫防御功能的体现
C.mRNA疫苗通过主动运输进入人体细胞
D.疫苗中的m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2023-02-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病时有发热、干咳、浑身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下图是机体对入侵病毒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

(1)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接受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的作用,还需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刺激才能发生增殖分化。
(2)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
(3)过程④形成的复合体需经细胞__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进行彻底的清除;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细胞_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___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发挥强烈的二次免疫。
2024-0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5 .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2019-01-30更新 | 58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省新化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6 . 某同学患流感,医生建议多休息多喝水,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多种免疫细胞被激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B.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只参与体液调节
C.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D.大量饮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7 .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乙患肿瘤,而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其患该肿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其免疫功能下降
B.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可作为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C.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D.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8 . 某人被狗咬后进行了处理和治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包扎,能减少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
B.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体
C.第三天注射狂犬疫苗(注射时间:0、3、7、14、30天)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2021-06-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___、注入、壳生物合成、组装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NA1、NA2、NA3等蛋白组成,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康复者体内产生针对NA1蛋白的抗体。为探究NA1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者进行了实验。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1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1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1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从而为机体供能。实验人员测定了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及其分泌干扰素-γ的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

CD4+T细胞相对含量

干扰素-γ的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0

100

实验组

培养液中添加BH

300

400

A.对照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添加BHB
B.BHB具有促进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
C.添加BHB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的能力更强
D.感染病毒后大量增加饮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