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2 .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 RNA 包膜病毒。IAV 表面存在 2 种糖蛋白,血凝 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膜与宿主膜的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下图 1 表示双抗夹心胶体金法检测甲流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内部试纸条的构造,其中抗体 1、抗体 2 分别是以 HA,NA 为抗原制备的抗体,抗体 3 是针对抗体 1 的抗体,抗体 2 和抗 3 分别固定在试纸条的检测线(T 线)和质控线(C线),抗体 1 进行了胶体金标记,若抗体1 在 T 线或 C 线大量聚集,将使该处显红色。图 2 是 4 个人的检测结果。
   
(1)甲流病毒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______(填“是 ”或“否 ”)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据甲流病毒具有包膜推测,该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方式类似于细胞 物质运输方式中的_________
(2)甲流病毒(IAV)首次进入人体时,B 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但还需要第二信号,它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很可能是 ____________。第二次进入人体时,________ 细胞可以分化出浆细胞,抵御病毒的侵染。
(3)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强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
(4)疫苗是人类主动免疫的主要手段,流感疫苗一般建议每年都进行接种的原因是___
(5)图 2 表示 4 个人检测的结果,其中可以确定没有甲流病毒的(阴性结果)是__________,检测结果无效的是 ___________ 。结果甲形成的原因是样品中含病毒,病毒 HA 与抗体 1 结 合后移动到 T 线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胶体金聚集呈红色条带;剩余抗体 1 和 HA结合物移动到C 线处,_____________ 使胶体金聚集而呈现红色条带。
2023-12-2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乳头瘤病毒(HPV)为 DNA 病毒,已知的亚型有 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图1、图2 是 HPV 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以及a、b、c、d、e均表示细胞,f表示某种物质。

(1)抗原是指___________的物质,如 HPV 病毒。 图1 免疫过程中甲是___________细胞,不能直接杀死 HPV。
(2)若要完全清除 HPV,还需要图2 免疫过程参与,该过程主要靠图中细胞[   ]___________增殖分化。其增殖、分化的第 信号是___________(相关细胞用图2 中字母作答);第二信号是___________(相关细胞用图2 中字母作答);另外还有___________可以促进其增殖分化。
(3)(多选题)有研究表明,T细胞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质,CD28 和CTLA-4,二者均可与癌细胞表面的 B7 蛋白结合,结合后细胞免疫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科研人员将接种了子宫颈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一定量的抗 CD28 抗体和抗 CTLA-4 抗体,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时测定肿瘤面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据曲线推测癌细胞能逃脱T 细胞杀伤可能是癌细胞表面的 B7 蛋白优先与CTLA-4结合
B.注射抗 CD28 抗体组肿瘤面积增大,说明 T 细胞表面 CD28 与 B7 结合后免疫功能受抑制
C.注射抗 CTLA-4 抗体组肿瘤面积减小说明T 细胞表面 CTLA-4 与 B7 结合激活细胞免疫
D.该实验证明注射适量的抗 CTLA-4 抗体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

(4)进一步研究发现,T 细胞表面还存在另一种蛋白 PD-1,组织细胞表面的 PD-L1 可与之结合,从而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据此推测 PD 1 与 CTLA 4 的免疫效应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同”)。癌细胞 PD-L1 的高水平表达会___________(填“降低”或“增加”)癌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的可能性。
2023-12-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Ⅰ.如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刺激了图一中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该调节机制是神经和体液相互协调的结果。
(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____________
Ⅱ.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请回答:
   
(3)经增殖分化形成细胞甲的B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_______分化而来,细胞甲分泌的抗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________
(4)免疫是建立在细胞识别基础上的,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5)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________病。
(6)图中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激素丙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分泌量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在治疗中常使用________来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2023-11-20更新 | 5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
   
(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2)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细胞免疫疗法为晚期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引起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3)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4)图1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_死亡。
(5)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某种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与_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6)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5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mRNA疫苗是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直接进行翻译,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免疫的作用。下图为mRNA疫苗免疫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疫苗接种后,封装在脂质体中的S蛋白mRNA进入细胞,在______中合成S蛋白。图中通常将mRNA疫苗包装成脂质体的目的是:______
(2)细胞翻译形成的一部分S蛋白被细胞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肽段,会与______上的MHCl结合,形成抗原肽-MHC1复合体,通过______形成的囊泡移动到细胞表面,被CD8+细胞识别并启动______免疫。
(3)细胞翻译形成的另一部分S蛋白被分泌到胞外,激活B细胞并启动体液免疫。结合上图分析: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是______;分泌的S蛋白又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并形成MHC2—抗原复合物呈递到细胞表面,被______识别,该细胞表面______提供了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启动后开始发挥作用,据图分析其免疫效应除了有激活的CD8+T细胞与被新冠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中和新冠病毒;还有____________
(5)相对于DNA作为疫苗,mRNA具有的独特优势是:______
7 .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甲类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人体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攻击初期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1;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2。请据图回答:
   
(1)激活细胞III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⑤,第二个信号来自于___________细胞。细胞I在过程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体内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可来源于___________(细胞名称)。
(2)图2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科研人员发现药物M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_____效果。请结合图2结果,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具有疗效,要求写出简要的设计思路与预期结果。(实验材料: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若干只、含药物M的饲料、普通饲料等)实验设计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乙型肝炎模型大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饲喂_____,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实验预期结果:若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则表明药物M具有疗效。
2023-12-2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2)由于基因突变,癌细胞表面物质发生改变,如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图1中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据图1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
(3)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图2所示。
制备过程:先将________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________,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由于________会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4)科研人员将癌细胞和T细胞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抗体,比较不同抗体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实验各组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含量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9 . 人体可以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来保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下图所示为人体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通过相应的调节过程,使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过程。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2点)。
(2)该病原体在进入人体后;一方面可以诱发炎症症状,一方面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呈递给____,并使其分泌________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_______
(3)图中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后,机体通过调节使炎症细胞因子减少的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图中下丘脑通过调控垂体,进而调控肾上腺的分泌属于_____调节。
(4)和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被病原体感染后的炎症症状更严重,请依据图解释原因_____
(5)NK细胞(一种淋巴细胞)利用其细胞表面的PD-1来识别并保护正常细胞(如图1),某些癌细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现象,其机理是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质可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NK细胞停止攻击癌细胞(如图2)。据此,科研团队开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能阻断癌细胞表面的PD-L1与NK细胞的PD-1结合,从而使NK细胞可以清除癌细胞(如图3)。
   
除使用PD-1抑制剂研制抗肿瘤药物外,根据上述机理,也可使用_______(写出2个)来阻止癌细胞免疫逃逸,这可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2024-04-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p21活化蛋白激酶(PA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传导。PAK4是PAK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蛋白,进而调控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等。PAK4能够促进细胞生长以保护细胞免受某些凋亡诱导的刺激,在多种类型的癌症如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中均存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上调,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游底物蛋白的磷酸化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基团,导致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活性改变。
(2)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往往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导致其高度保守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PAK4数量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可能是两种原因:一是PAK4通过____________促进基因表达形成ZEB1蛋白,从而____________,导致内皮细胞解离易转移;二是PAK4可抑制____________的作用,进而导致____________,使得肿瘤细胞不易被清除而不断增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