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4)题。
20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发现了一种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新型慢性肝炎—丙肝,但由于技术限制未能分离出相应病原体。十几年后迈克尔·霍顿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了丙肝病毒(HCV)的RNA片段。查理斯·莱斯比较了大量从丙肝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CV-RNA,找到了HCV的“共有序列”,将其注入到黑猩猩体内后引起了丙肝感染,建立了目前唯一能模拟HCV感染的动物模型,最终确认HCV就是引发丙肝的真正“元凶”。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丙肝病毒”方面的贡献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至少10种蛋白质,包括3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其中编码E1、E2包膜蛋白的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非结构蛋白NS3和NS4A可形成蛋白酶复合物,对HCV复制过程中的多聚蛋白进行加工;NS5A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NS5B则是一种RNA聚合酶。编码这几种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在HCV中相对稳定。
HCV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R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组装成新的病毒后释放,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过去10年内,全球HCV感染人数高达2亿,其中约15%~35%的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大多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20~30年,有10%~2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1%~5%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由于HC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期几乎无症状,很容易造成感染的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没有用于预防的特异性疫苗。如何防止HCV传播及持续感染并最终消灭HCV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面临的共同研究课题。
(1)在HCV感染的急性期,会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_____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其提供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_____发挥免疫效应。此外,活化后的_____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发生免疫应答。
(2)当HCV感染进入慢性期后,由于病毒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HCV的免疫应答效果差,病毒难以被清除,尽早检测确诊成为防治丙肝的关键。下列受检者血液中的哪些指标可以作为诊断依据_____
A.HCV抗体                                   B.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C.HCV RNA                                   D.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
(3)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使丙肝治愈率高达90%以上。DAAs都属于病毒蛋白抑制剂,作用的靶点包括非结构蛋白NS3、NS4A、NS5A、NS5B等。研究人员发现包膜蛋白E1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WHO提出2030年要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丙肝,结合文中信息,提出两种你认为可行的措施_____
2 .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骨髓中起源并发育成熟B.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都可以作为抗原呈递细胞D.都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 .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染者体温升高表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到影响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
C.抗体可以进入人体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新冠病毒
D.细胞免疫在彻底清除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01-25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给T细胞后,激活T细胞的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
5 .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里面,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科研人员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定期间隔口服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对此解释的正确的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B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020-11-2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6 . 202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丙肝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侵染肝脏细胞,导致肝衰竭或者肝癌,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吡罗红染色的方法,鉴别肝脏细胞是否被丙肝病毒感染
B.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分泌抗体来杀伤靶细胞
D.丙肝病毒的清除过程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0年5月14日开始,武汉给1100万居民检测新冠病毒,规模与速度无与伦比,是举世无双的壮举。武汉卫健委6月8日发布,在对排查中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和1174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了痰液和咽拭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充分说明了“健康武汉”经得起检验。
(1)COVIP-19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此时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COVIP-19,抗体_____(能/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识别并与被COVIP-19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
(2)新冠肺炎多数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发热,人体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_____,一些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高烧不退但体温恒定,该段时间内他们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冠状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内环境的_____升高,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_____的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因此患者需要适当补水,增加尿量,以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
(3)目前对冠状病毒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有人提出血清(血浆)疗法:即将康复者血清(血浆)中的“抗体”,注射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试分析此疗法可能存在的问题_____
2020-11-1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丁细胞发挥细胞免疫的作用
9 .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10 . 人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Tc)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的细 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c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的
B.Tc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
C.Tc和Th中编码CD8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
D.Th参与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