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图1为供体肝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的部分过程。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它与_______(答出两种)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如图1所示,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________,图1中T细胞产生的不同类型细胞包含_______
(2)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①②③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的作用是_______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

-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基于上述研究,S蛋白有望成为克服肝移植免疫排斥的新靶点,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
2023-11-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EV71和CVA16两种病毒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病例中约93%是由EV71感染所致。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1)病毒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抗原呈递和细胞识别,最终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B细胞活化的条件是___。病毒侵入人体后还会启动相应的细胞免疫,活化的___细胞会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该细胞活化的条件是___
(2)EV71病毒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通常选择VP1、VP2、VP3作为疫苗,原因是___
   
(3)EV71疫苗仅对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对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却无能为力。科研工作者为研究EV71+CVA16的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实验处理检测
1缓冲液+EV71疫苗10μg/只在第1、14天各免疫1次,第24天取小鼠血清EV71抗体量
2缓冲液+CVA16疫苗10μg/只CVA16抗体量
3_EV71抗体量
CVA16抗体量
4缓冲液EV71抗体量
CVA16抗体量
   
①表格中第3组的实验处理是___
②在第1、14天各免疫1次的目的是___
③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
3 .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HIV侵入人体后通常可以潜伏2~10年甚至更长时间,对0~10年间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浓度、HIV数量变化及A~C三个阶段的表症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

(1)HIV侵入人体迅速增殖的过程中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鉴于此,临床上常将血清中是否存在______作为检测是否发生HIV 感染的诊断标准。
(2)A阶段免疫系统对HIV具有较强特异性免疫能力,感染者尽管表现出HIV阳性,但几乎没有症状。从图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3)B~C阶段感染者逐步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等艾滋病病发后的一系列症状。此阶段HIV的数量不断增加,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由于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后,免疫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
(4)艾滋病的治疗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从图示分析可以看出,根治HIV的研究可以从两条途径出发,一是控制和降低感染者体内HIV的数量,二是尽量提高______的数量。
(5)由于治疗艾滋病非常困难,人群对HIV普遍易感,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______(答出两点)。
2022-01-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癌症的免疫疗法是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进而克服肿瘤的免疫细胞,进而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银蛋白PSMA,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科研人员尝试构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1)据图1分析,制备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_____(答出2点即可)。
(2)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制备时,应先将_____(物质X)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再分离出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分别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答出2种即可)。将第一次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使每孔细胞不超过1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利用_____原理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_____。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因为_____(答出两点)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3)抗体都是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组成的4条肽链对称结构。据图2分析,杂交瘤细胞A×B会产生多种抗体,原因是_____。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协助杀伤癌细胞的机理是_____
2024-05-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中存留有一种“肌样细胞”(这种细胞在正常人应退化),能够产生某种物质刺激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够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使正常肌细胞表面的受体(AChR)受损,从而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处信号传递阻滞,骨骼肌无力。患者共同表现为受累肌肉易疲劳,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早轻暮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部分激素,如_____也可作为递质传递信息;若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缺失则会导致肌肉_____
(2)胸腺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体内存有“肌样细胞”,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_____功能严重不足。
(3)患者“肌样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与特异性B细胞接触,B细胞再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的_____结合,才能增殖分化为_____ ,产生抗体A.该过程需要_____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4)患者体内“肌样细胞”的清除,首先需要活化_____细胞,该过程需要_____的参与。
(5)从免疫学角度来看,重症肌无力属于_____病。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会丧失_____免疫功能,从而患更为严重的_____病,艾滋病就是这样一类疾病。
2020-12-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A)
6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囊膜,囊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黏膜,使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先要经过_____________摄取处理。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_______。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流感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靶细胞裂解死亡。
(3)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导致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____________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4)人们提前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强免疫力。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可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与体内___________细胞数目增加有关。
7 .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不同激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____________内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⑤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__________。另一方面,人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渴感,使人能够主动饮水,从而促进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如果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长期过度服用含激素③的食物,则体内激素②的分泌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因为激素的分泌有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在寒冷环境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也增加,人体耗氧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二者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
(4)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图中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______________,使之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5)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通过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消灭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就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的。但是,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制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免疫。
(6)由上面内容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20-03-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
生理盐水
A.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目的是杀死体内的淋巴细胞
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甲组与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9 . 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等量注射)

抗体

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正常

正常

生理盐水

A.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 B 细胞
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甲组与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A.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和iPSC的表面有共同的抗原
B.免疫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C.表中MEF实验数据表明该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而无法与血清抗体结合
D.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抗iPSC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可以杀死癌细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