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属于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B.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以及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的机制均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C.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使体内淋巴细胞减少,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D.艾滋病患者体内HIV浓度上升,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2 .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老年人的死亡率偏高。为探究老年群体感染新冠后的免疫治疗方案,科学家开展了系列研究。
(1)环境中的新冠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皮肤、黏膜所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被树突状细胞(DC)摄取、处理、呈递,DC迁移到淋巴结,将_____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并进一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_____细胞,最终裂解靶细胞。
(2)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通过识别人的ACE2受体侵染肺泡细胞,其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直接原因是小鼠与人的ACE2受体的_____不同,新冠病毒无法识别。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_____导入到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并记录、计算发现老年小鼠存活率明显降低。
(3)研究发现,感染后老年小鼠比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DC数量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假设二:老年小鼠外周血中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和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所占的比例。
①被标记的DC进入体内后,随着细胞分裂,新形成的DC细胞膜的荧光强度_____
②若与年轻小鼠比,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所占的比例_____,但老年小鼠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均_____年轻小鼠,说明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支持假设二。
(4)研究发现信号分子PGD含量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且与DC数量降低有关。敲除PGD基因的老年小鼠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小鼠。据此科学家设计研发_____PGD与受体结合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群体的新冠病毒感染。
3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CAR-T细胞膜上的CAR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可激活CAR-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主要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AR蛋白的胞外结合区可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表面抗原
B.CAR基因缺少启动子,无法在T细胞中复制,故过程②在导入T细胞前完成
C.重组分子导入T细胞后,应当用PCR技术检验指导CAR合成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
D.CAR-T细胞疗法具有持久性是因为CAR-T细胞能够在体内形成记忆细胞
2023-05-2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考临考信息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4 . 图1为小鼠感染病原体X后血清中产生抗体的情况及之后发生的反应,图2中的Y是另一种病原体,抗体为抗-A抗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A、B、C是X的分子标签,也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
B.病原体X需要同时与三种抗体结合才会被杀死
C.抗-A抗体能与病原体X和Y结合,说明抗体没有专一性
D.若小鼠细胞存在与X相似的抗原,感染X后出现免疫防御异常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5 .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免疫调节在抵御病原体入侵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方面作用尤为突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细胞靠HLA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
B.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加工处理后才能被B细胞识别
C.机体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辅助性T细胞仅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2023-04-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二)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6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分子。MHC标识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每一个人的免疫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MHC分子具有参与对抗原处理、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等作用。相关免疫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细胞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
B.一般来说,每个人的MHC标识具有特异性
C.图中清除被感染的体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D.a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大量b细胞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2023-04-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七)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狂犬病毒(单链RNA病毒)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主要侵入机体的脑和脊髓,其外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患者可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0~60天,人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病毒血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侵入脑细胞后在其中进行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狂犬病患者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是病毒的RNA直接引起的
C.狂犬病毒和抗病毒血清进入机体后均刺激机体发生主动免疫
D.抗病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和狂犬病毒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2023-04-27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押题卷(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存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蛋白,肿瘤细胞表面存在大量PD—L1蛋白。科研人员从小鼠脾脏分离出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D—L1蛋白或非特异性蛋白处理,检测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大小的指标可选用3H胸苷掺入量
B.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C.过度阻断PD—L1和PD—1信号通路,可能引起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D.某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追杀”可能是大量表达PD—L1的结果
2023-04-20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DC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能力。如图是DC细胞在摄取和处理抗原后将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C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类型与DC细胞呈递的抗原种类有关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细胞毒性T细胞没有作用
D.图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与精卵间的细胞信息交流方式不同
2023-04-19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高三4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10 .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某些患者会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诱导免疫系统激活大量的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B."细胞因子风暴"发生过程的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C.新冠病毒引起ARDS的机制与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不同
D.通过增强患者免疫能力可以治疗ARDS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