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科研人员通过对晚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并摧毁ALL细胞。被改造的患者免疫细胞最可能的是(       
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2021-12-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Ⅰ 体液免疫水平较高                           Ⅱ 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Ⅲ 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                 Ⅳ 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A.Ⅰ、ⅢB.Ⅱ、ⅣC.Ⅱ、Ⅲ、ⅣD.Ⅰ、Ⅱ、Ⅲ、Ⅳ
3 . 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发生。图示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

(1)cyclinD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若细胞核DNA含量开始增加,说明细胞周期开始进入图中的___________(X/Y/Z)期。
(2)正常情况下,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染色体数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下列过程中有利于染色体平均分配的是___________
A.染色体的形成B.细胞核的解体与重建
C.纺锤体的形成D.细胞膜的解体与重建
(3)据图及所学知识推测,下列药物中能抑制乳腺癌恶性发展的是___________
A.CDK4/6活性抑制剂B.雌激素受体抑制剂
C.cyclinD基因表达激活剂D.纺锤体形成阻断剂

目前,肿瘤免疫疗法是一种新方法,它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杀灭癌细胞。但临床中,该方法对部分乳腺癌患者无效。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癌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较多乳酸。为了解乳酸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用含有不同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二种T细胞:Tc和Treg,已知Treg能抑制Tc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如图是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增殖情况。(注: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4)据题意,肿瘤免疫疗法通过___________来杀灭癌细胞。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细胞免疫④体液免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结合图和有关信息,推测肿瘤免疫疗法对部分患者失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4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图1模拟了人体产生的干扰素(IFN)作用于邻近细胞,并刺激其产生AVP分子和MHC分子,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过程(甲为一种细胞器,a、b表示物质)。图2为T细胞参与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说明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1中细胞器甲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它对入侵病毒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AVP分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在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表面的物质a被称为___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只有在抗原刺激下才能产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物质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机体内的“脑—脾神经轴”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

①图3所示的免疫应答所属免疫类型为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1-05-17更新 | 6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5 . 关于T淋巴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吞噬处理抗原②产生淋巴因子③识别抗原④分化形成记忆细胞⑤分化形成致敏T细胞⑥分化形成浆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2021-05-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以解决肿瘤细胞表面 抗原密度较低而难以激活免疫反应的问题。据图分析,该“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是(  )
A.杀死肿瘤细胞B.激活细胞免疫
C.激活体液免疫D.破坏肿瘤抗原
2021-05-03更新 | 101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7 . 如图示意某免疫反应过程,推测其中的免疫细胞为(  )
A.浆细胞B.B 淋巴细胞
C.致敏 T 细胞D.巨噬细胞
8 . 近年来冬季,雾霾天气频发, 其中细颗粒物(PM2.5)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高浓度的 PM2.5 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发率密切相关。图为人体内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激素,D 表免疫活性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且又遇到雾霾天,更容易生病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长期处于紧张态,人体内_____(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
2.PM2.5 经口鼻吸入,会沿气管的各级分支进入肺部,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之后,易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诱发炎症,使人患病。患者经治疗后康复,由此获得的免疫力为
A.人工免疫B.先天免疫C.天然免疫D.特异性免疫
3.患者患病时,多表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免疫活性物质 D_____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中枢,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从而使产热增加。
4.图中激素 C 作用的靶细胞有
A.组织细胞B.甲状腺细胞C.垂体细胞D.下丘脑细胞
5.感冒、发热时需多饮水,有利于排毒。请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关系,将小鼠长时间暴露于含一定浓度的 PM2.5 的环境中,并检测小鼠血压、血管收缩功能等。研究发现,暴露于 PM2.5 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升高,同时检测到其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明显增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CE2)和血管紧张素 1-7(Ang1-7)的表达明显降低。已知 ACE2 可将 AngⅡ代谢为 Ang1-7, 且研究表明:Ang1-7 具有舒张血管、排钠利尿的作用,而 AngⅡ具有增强血管收缩性的效应。
6.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测暴露于 PM2.5 环境中小鼠血压升高的原因? 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T 细胞耗竭是指 T 淋巴细胞在长时间持续的抗原刺激下出现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增殖能力丧失。癌症(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产生及形成的异常内环境,称为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很容易导致 T 细胞耗竭,从而引发免疫功能障碍。低氧会导致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或衰老后会释放 mtROS。细胞为了自我保护,会进行线粒体自噬,即溶酶体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线粒体。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和 T 细胞耗竭有一定的关联:

1.图1 中①是________(细胞器),在原核细胞中_____(存在/不存在)。
2.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酶,主要进行的是
A.水解反应B.氧化分解反应
C.脱水缩合反应D.呼吸作用
3.致敏 T 细胞通过胞吐释放淋巴因子,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半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4.T细胞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对人体抵抗下列哪种微生物影响最大?
A.霍乱弧菌B.S 型肺炎双球菌
C.乙肝病毒D.大肠杆菌
5.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 蛋白)是葡萄糖进入 T 淋巴细胞的的“必经之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离子也可以通过Glut1 蛋白进入T 淋巴细胞
B.葡萄糖进入 T 淋巴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与进入红细胞相同
C.葡萄糖可以进入 T 淋巴细胞的线粒体中
D.葡萄糖吸收速度与膜上 Glut1 蛋白的数量有关
6.根据图 1和图 2 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正常环境相比,肿瘤微环境下细胞膜上Glut1 蛋白数量增加
B.无氧呼吸供能效率高,所以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
C.低氧导致线粒体受损,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D.低氧可以直接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

7.结合图 1 和图2,阐述肿瘤微环境下如何导致 T 细胞耗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0 .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细胞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细胞因子
C.c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