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分泌抗体
B.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最终被溶菌酶水解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
2 . 为探究灵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配制4组灵芝多糖溶液,分别为低、中、高和最高剂量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组,每组10只,每天按20ml/千克体重灌胃灵芝多糖溶液。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天后,测量实验小鼠的各项指标:
①测量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脏器/体重比值)。
②测定溶血空斑数:溶血空斑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B淋巴细胞数量和分泌抗体功能的体外实验方法。具体操作为:将绵羊红细胞作为____________注射到小鼠腹腔,4天后取其脾脏用____________处理并制成细胞悬浮液,与已知浓度的绵羊红细胞溶液混合,倾倒于琼脂薄层上,放入含____________(气体)培养箱中恒温培养,计数溶血空斑数。
③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指数:DTH的发生与抗体无关,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强度正相关。
(3)实验结果如下:
剂量胸腺指数(%)脾指数(%)溶血空斑数(×103DTH指数
00.260.353.1719.5
0.250.383.5220.8
0.290.353.7820.7
0.290.353.8423.2
最高0.270.353.8122.3

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溶液对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影响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剂量组。
(4)综上所述,灵芝多糖通过提高正常小鼠的____________功能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本实验所用小鼠均为徤康小鼠,若能增设的____________模型组,能更充分证明灵芝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2018-06-04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一中2018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3 .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和体液免疫排斥反应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过程通常让受体动物吸入一定剂量的全身麻醉药物异氟烷,异氟烷通过_______运输与神经元烟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该受体功能,痛觉消失。痛觉信号在神经元间依赖________结构进行传递。
(2)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作为_______会诱导受体动物产生效应T细胞,大量裂解供体细胞,产生_____(填“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或“体液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死亡。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给受体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可以使_______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3)免疫排斥反应体现受体动物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2018-05-25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B.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C.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2018-03-29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理综考试生物试题
6 . 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的主要手段。角膜无血管、无淋巴管,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移植后角膜出现脱落可能是由特异性免疫引起的
B.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大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概率
C.对于接受者来说,移植的角膜中含有抗原类物质
D.相对免疫赦免区的存在,有利于角膜的移植
7 .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2019-01-30更新 | 241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9-10高二下·浙江衢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破裂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2019-01-30更新 | 65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模块测试生物试题(必修三)
9 . 为探究效应T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某实验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分别感染小鼠甲、乙,然后提取小鼠甲、乙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悬液并分别装在试管A和B、C和D中,离心分层后向A和C试管中加入从小鼠甲提取的效应T细胞,向B和D试管中加入从小鼠乙提取的效应T细胞,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时,应标记____________(填“蛋白质”或“核酸”)。
(2)—段时间后,上清液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试管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中,效应T细胞来自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被HIV感染的机体的效应T细胞的量显著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5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10 .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防疫工作,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六个月内三次接种乙肝疫苗(有效成份为乙肝病毒表面蛋白),若接种疫苗成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疫苗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蛋白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B.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分解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
C.多次注射疫苗能提高血清中特定抗体的含量
D.多次注射疫苗后浆细胞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