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并增殖的现象。如某些肿瘤细胞表面有PD-L1蛋白,PD-L1蛋白与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结合后,能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凋亡程序,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过T细胞的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在癌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导致蛋白质发生改变
B.PD-L1蛋白的存在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C.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可能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降低
D.研发与PD-L1蛋白结合的抗体,有助于肿瘤的防治
2024-01-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2 . 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发现动物被感染后采食减少、脂肪分解增加、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侵入机体的IAV经CD4+T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信息暴露在CD4+T细胞表面
B.活化的CD4+T细胞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
C.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具有促进免疫的作用
D.小鼠感染病毒后采食减少、体内脂肪分解增加,有利于提高其免疫能力
3 . 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免疫排斥。为了研究吞噬细胞是否参与免疫排斥过程,为排除细胞免疫干扰,科研人员选取某种淋巴细胞缺陷的A品系小鼠进行了系列实验。向A鼠移植不同来源小鼠的组织(A、B、C鼠基因型各不相同),培养7天后,再次移植B品系小鼠组织,培养7天后,检测A鼠体内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第一次移植的组织来源

未移植

A

B

C

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104

2.6

2.5

12.1

3.1

A.第二次移植组织中出现的吞噬细胞来源于B鼠
B.科研人员选择的A品系小鼠为B淋巴细胞缺陷型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异体组织
D.第3组吞噬细胞数量远大于其他组,原因是第3组第一次移植后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再次移植时免疫反应更迅速更高效
2024-01-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mRNA疫苗是将编码抗原的mRNA分子以脂质体包裹的方式递送到细胞中,该mRNA分子可作为模板来合成病原体的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可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C.由图可知,MHCI和MHCⅡ在免疫反应中均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
D.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MHCI和MHCⅡ这些细胞均可识别抗原
5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 T 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 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 PDT 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6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而下丘脑则是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枢纽。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应激状态下,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
(2)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_____的作用相反。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意义是______
(3)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焦虑和紧张引起______,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______、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等方面的功能降低。
7 . 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需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B.调节性T细胞可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C.白细胞介素-10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8 . 辅助性T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细胞能够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
B.辅助性T细胞能与B细胞结合并激活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D.HIV侵染机体后会导致体内辅助性T细胞数量先增加后降低
9 . 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感染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合成细胞壁的脂质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只能靠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
D.卡介苗可直接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使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
2023-06-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高三6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发病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黑色素细胞内各种氧化反应,会产生物质X,破坏细胞内生物分子,导致释放黑色素细胞特异性抗原。推测物质X为自由基
B.树突状细胞可将黑色素细胞特异性抗原摄取处理,机体中起类似作用的免疫细胞还有B细胞、巨噬细胞
C.据图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经两条途径共同作用而被激活。激活的T细胞会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
D.白癜风病人的黑色素细胞内不是酪氨酸酶的活性低,就是控制酪氨酸酶基因缺失,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