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1 . 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SARS 病毒(一种 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甲、乙、丙中,能识别 SARS 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细胞乙可由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已知机体内 Gas 偶联受体是抗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
实验设计思路:将身体状况相似的健康志愿者均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志愿者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对照组志愿者的Gas 偶联受体的活性低于实验组志愿者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甲是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图乙为在信号分子作用下,某种免疫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离子神经元内神经元外
a5-15mmol/L145mmol/L
b140mmol/L5mmol/L


(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三类不同的信号分子,人体内分泌腺、免疫系统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则②代表_______。若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①代表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神经系统没有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之间需要借助_________实现,免疫细胞可通过其膜上的________与信号分子结合,若该免疫细胞为T淋巴细胞,则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为__________
(3)表是人体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和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_________
(4)在大鼠实验中观察到,将羊红细胞注入大鼠体内,当抗体浓度达到最大值时,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增加一倍以上,结合图甲分析,这个实例可以说明:_________。经常处于悲伤郁闷状态下的人更容易生病,请根据图甲作出解释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细胞免疫中,被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能够被效应T细胞识别。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的遗传物质,并分别感染甲、乙小鼠。
第二步:提取甲、乙小鼠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1和细胞悬浮液2;同时提取小鼠甲体内的效应T细胞(TC)和小鼠乙体内的效应T细胞(TC)。
第三步: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按下表加入各种物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试管编号细胞悬浮液1细胞悬浮液2TCTC
A+-+-
B+--+
C++-
D-+-+

第四步: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分层,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期,一段时间后,上清液能检测出较高放射性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免疫过程中,除了效应T细胞外,下列细胞中还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
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记忆细胞。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嗓子痛等症状。机体疼痛和发热现象与前列腺素E(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下图。
   
(1)新冠病毒首次侵入人体时,通过和B细胞接触以及______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从而激活B细胞;被病毒侵入的细胞,由______识别并裂解。
(2)人体感染病毒后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感受器,引起细胞膜上___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至______产生痛觉。
(3)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感染新冠病毒后,为了缓解疼痛,常使用布洛芬。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的机理:______
(4)为验证药物X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并且和布洛芬具有相同的退热效果,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及试剂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实验材料及用具:发热模型鼠、生理盐水、布洛芬注射液、药物X注射液、温度计等。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5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图1供体肝细胞被患者体内的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与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T细胞________________出不同类型的效应T细胞,引发免疫排斥。

(2)肝移植排斥反应大鼠的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__①_ 手术

——

___②__手术

——

静脉注射包裹siRNA的载体

静脉注射包裹 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②③的处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5)基于上述研究,S蛋白有望成为克服肝移植免疫排斥的新靶点,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8更新 | 12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近年来冬季,雾霾天气频发, 其中细颗粒物(PM2.5)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高浓度的 PM2.5 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发率密切相关。图为人体内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激素,D 表免疫活性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且又遇到雾霾天,更容易生病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长期处于紧张态,人体内_____(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
2.PM2.5 经口鼻吸入,会沿气管的各级分支进入肺部,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之后,易刺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诱发炎症,使人患病。患者经治疗后康复,由此获得的免疫力为
A.人工免疫B.先天免疫C.天然免疫D.特异性免疫
3.患者患病时,多表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免疫活性物质 D_____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中枢,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从而使产热增加。
4.图中激素 C 作用的靶细胞有
A.组织细胞B.甲状腺细胞C.垂体细胞D.下丘脑细胞
5.感冒、发热时需多饮水,有利于排毒。请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关系,将小鼠长时间暴露于含一定浓度的 PM2.5 的环境中,并检测小鼠血压、血管收缩功能等。研究发现,暴露于 PM2.5 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升高,同时检测到其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明显增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CE2)和血管紧张素 1-7(Ang1-7)的表达明显降低。已知 ACE2 可将 AngⅡ代谢为 Ang1-7, 且研究表明:Ang1-7 具有舒张血管、排钠利尿的作用,而 AngⅡ具有增强血管收缩性的效应。
6.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测暴露于 PM2.5 环境中小鼠血压升高的原因? 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T 细胞耗竭是指 T 淋巴细胞在长时间持续的抗原刺激下出现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增殖能力丧失。癌症(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产生及形成的异常内环境,称为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很容易导致 T 细胞耗竭,从而引发免疫功能障碍。低氧会导致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或衰老后会释放 mtROS。细胞为了自我保护,会进行线粒体自噬,即溶酶体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线粒体。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和 T 细胞耗竭有一定的关联:

1.图1 中①是________(细胞器),在原核细胞中_____(存在/不存在)。
2.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酶,主要进行的是
A.水解反应B.氧化分解反应
C.脱水缩合反应D.呼吸作用
3.致敏 T 细胞通过胞吐释放淋巴因子,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半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4.T细胞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对人体抵抗下列哪种微生物影响最大?
A.霍乱弧菌B.S 型肺炎双球菌
C.乙肝病毒D.大肠杆菌
5.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 蛋白)是葡萄糖进入 T 淋巴细胞的的“必经之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离子也可以通过Glut1 蛋白进入T 淋巴细胞
B.葡萄糖进入 T 淋巴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与进入红细胞相同
C.葡萄糖可以进入 T 淋巴细胞的线粒体中
D.葡萄糖吸收速度与膜上 Glut1 蛋白的数量有关
6.根据图 1和图 2 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正常环境相比,肿瘤微环境下细胞膜上Glut1 蛋白数量增加
B.无氧呼吸供能效率高,所以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
C.低氧导致线粒体受损,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D.低氧可以直接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

7.结合图 1 和图2,阐述肿瘤微环境下如何导致 T 细胞耗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腺分泌的小分子激素,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和睡眠作用。研究小组采用小鼠口服褪黑素方法对其调节免疫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指标
组别
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对值)
NK淋巴细胞活性
(相对值)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相对值)
对照组111
低剂量组1.311.621.05
高剂量组1.051.161.03
(1)实验前,小鼠体内的褪黑素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着小鼠自身免疫功能。据表中信息分析,褪黑素可能作用的细胞有_____(答出两种即可)。
(2)体内的NK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说明NK淋巴细胞能参与_____免疫过程。据表结果分析,褪黑素对机体免疫能力的调节作用与其_____有关。
(3)综合上述分析,推测褪黑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机理是_____
(4)研究发现,褪黑素还能调节小鼠睡眠时间。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褪黑素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睡眠情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一定剂量的褪黑素溶液,生理盐水,计时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
9 . 研究发现,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现为严重肺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糖尿病患者。新冠病毒(SARS-Cov-2)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其相应基因在气道上皮细胞、肠道及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先期可作为新冠病毒侵入细胞的受体,S蛋白为病毒抗原。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受到____(答出2种)等物质的调节,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答出2点)过程从而降低血糖。
(2)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体内ACE2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胰岛素含量较未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的低。经研究证实,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
(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主要引起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2024-05-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10 . 1.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武汉因雨雪湿冷气候,初期患者出现寒湿郁肺之表证。因此,可采用寒湿刺激+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复制出与新型冠状病毒相似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为验证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治疗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与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与试剂:健康小鼠、复方芩兰口服液、HCoV-229E、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批,1批正常饲养,另外1批进行寒湿证造模。
②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别处理方法
A______________
B对寒湿证小鼠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C对正常小鼠以适量的HCoV-229E滴鼻感染,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D对寒湿证小鼠    2    ,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E对寒湿证小鼠以等量的HCoV-229E滴鼻感染,每日1次,连续2d。初次感染当天,以    3    灌胃。每日1次,连续3d。

③检测小鼠的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论:与A比较,感染对照组、寒湿感染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升高:与寒湿感染组比较,复方芩兰口服液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降低。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分组: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新冠病毒会引起人体发生细胞因子风暴,其过程是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过程。由于肺部毛细血管丰富,故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部____________,严重可危及生命。
(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新冠疫苗研制更加重要。病毒载体疫苗比灭活的病毒疫苗能更好的诱导_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原因是:____________。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
2022-02-20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生物-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浙江专用)(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