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骨关节炎是因软骨细胞的能量(ATP和NADPH)供应不足所致的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我国研究团队将菠菜类囊体投送至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内,使关节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其研究过程如图1。

(1)光合作用依赖光合色素吸收和转换光能,在菠菜叶肉细胞内光合色素位于_____。
A.叶绿体膜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膜D.细胞质基质

(2)小鼠软骨细胞内置类囊体后,类囊体在光刺激下可为软骨细胞提供能量,同时还产生_______________
(3)在内置类囊体的软骨细胞内,能提供ATP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
A.碳反应B.电子传递C.糖酵解D.三羧酸循环

(4)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用软骨细胞膜包裹NTU,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防止溶酶体降解②便于胞吞进细胞③防止巨噬细胞吞噬④排除膜组成差异的影响
科研人员将CM-NTU递送到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后,研究了光照对其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注:“对照”是正常小鼠;“IL-1β”是指用白介素-1β处理过的小鼠。
(5)使用IL-1β处理小鼠,可介导caspase-3基因表达,引起软骨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部分退化,从而造成细胞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分化D.细胞分裂

(6)实验组小鼠与经IL-1β处理过的小鼠之间,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
A.年龄是否存在差异
B.是否表现为骨关节炎症
C.软骨细胞内线粒体是否部分退化
D.软骨细胞是否内置了菠菜类囊体

(7)活体小鼠研究发现,随光照强度提高,ATP的含量上升。为进一步验证光照因素在骨关节中发挥的作用,除光照强度外,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光照时间                    ②温度                    ③光质                    ④二氧化碳浓度
(8)研究发现过高光强会造成类囊体表面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关键蛋白D1的降解,导致反应能力下降。为保证治疗效果,科研人员选用离体叶绿体,研究外源物质对D1蛋白的影响,结果见图3。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叶绿体可自主表达部分基因
B.使用水杨酸前需确定浓度范围
C.链霉素可抑制ATP和NADPH的合成
D.Ca2+与水杨酸对提高光合速率的效应是拮抗的

(9)在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还应关注的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NTU的使用寿命②人和鼠生理特征存在差异
③类囊体的转基因很难实现④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高效连结
⑤CM-NTU对软骨细胞物质代谢的副作用
2 .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X、Y、Z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③进行动物实验时,可以采用的施加方法是___(填“饲喂法”或“注射法”或“饲喂法和注射法”)。
(2)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之间的分级调节可以___,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图中Z可由___分化而来。
(4)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5)接种灭活的SARS病毒疫苗能引发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接种SARS病毒疫苗的人仍可能感染SARS病毒的原因有:①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②___(答出1点即可)。
(6)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也可以通过突触接受多个神经元传来的信息,请尝试从突触结构组成解释原因:___
3 . 有些过敏原会引起人体中度过敏(疼痛、肿胀、心率加快等),从蜂毒中提取的蜂毒肽具有较好的抗过敏、镇痛作用。下图1中实线表示过敏原引起中度过敏反应的相关机制,虚线表示蜂毒肽治疗中度过敏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①的功能是___,辅助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生理功能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活化的细胞②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使其分裂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___,后者分泌___促进细胞②的分裂与分化。
(2)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物质通过___运输,一方面引起毛细血管壁___,出现肿胀等症状;另一方面与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的信号转化形式是___,兴奋最终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3)皮下注射一定量的蜂毒肽可对中度过敏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其机理是蜂毒肽___,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减少。
(4)地塞米松(皮质醇类药物)是治疗过敏的常用药。为探究地塞米松、蜂毒肽对过敏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以足肿胀的过敏大鼠为材料,连续皮下注射给药7天,记录足肿胀程度如图2,并测定第7天大鼠肾上腺的重量如图3。

①地塞米松有较好的疗效,但导致肾上腺重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地塞米松___
②研究人员建议对一些过敏性体质患者进行长期治疗时,应采用地塞米松和蜂毒肽联合用药,其依据是___
(5)对重度过敏引起的休克病人进行抢救时,应及时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和较大剂量的___(填“地塞米松”或“蜂毒肽”)。
4 . 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异种移植)或是解决全球器官紧缺的办法之一。研究团队对猪肾内皮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改造后,得到了3种工程细胞和可提供异种移植肾源的供体猪。具体流程及部分测量数据如图示。

(1)研究证实供体猪的3个聚糖抗原基因(3KO)会引致人类、猴等受体的组织不相容。若以未经改造的猪肾作为异体肾源进行器官移植,受体动物的_____细胞和抗体都有可能对供体器官产生特异性攻击效应,导致出现_____现象。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敲除肾内皮细胞的3KO,该技术需人工设计一种“向导”RNA,其部分序列与3KO遵循_____原则结合,并引导Cas9蛋白断裂DNA双链,从而敲除3KO。
(2)研究表明7个人类基因(7TG)可增加不同物种之间的兼容性。获取7TG的方法有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敲除3KO、插入7TG对异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将三组细胞与受体猴血清共孵育,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测量裂解细胞数如图示。据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

(4)供体猪器官常携带多种病毒,其中部分病毒潜在人畜传播风险。例如已有实验证明PERV(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整合到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试分析若给人进行异种移植,PERV的基因可能通过供体猪器官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途径_______________。因此,为确保安全,对已构建好的3KO.7TG.细胞需要进行灭活PERV处理,且在临床试行前须在动物模型中测试。
(5)从3KO.7TG.RI.细胞通过④过程构建供体猪所利用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2024-03-16更新 | 4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cDC1(1型树突状细胞) 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DC1 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一种同时靶向cDC1和T细胞的抗体 BiCE,一边与T细胞表面的 PD-1结合,另一边与 cDC1 表面标记物 CLEC9A 结合,其作用还与IFN-γ和IL-12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据图甲、图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iCE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B.BiCE 能增加肿瘤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概率
C.IFN-γ的作用可能是促进 cDC1 呈递抗原
D.IL-12的作用可能有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 IFN-γ
6 . T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膜表面会形成识别抗原的受体,具有抗原受体的未成熟T细胞若能与机体自身抗原结合,则被诱导凋亡或处于失能状态,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
(1)抗原受体形成时不仅发生了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而且还发生了多个基因片段的重新排列和连接。T细胞抗原受体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细胞___________,细胞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2)一个成熟T细胞只形成一种抗原受体,但人体内T细胞可以识别自然界种类繁多的抗原,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3)抗原可分为TD抗原和TI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过程的区别见下表。____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参与。TI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____
抗原类型
抗原的特征
TD抗原TI抗原
先天性无胸腺的个体是否产生抗体
正常个体T细胞是否被激活

(4)只存在于雄性小鼠体内而不存在于雌性小鼠体内的蛋白质M可被抗原受体N特异性识别。___________性别小鼠体内携带抗原受体N的未成熟T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被诱导凋亡或失能。阴性选择的意义是___________
7 . 猪的解剖学结构和灵长类相似而亲缘关系较远,是器官移植的良好供体,但异种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免疫排斥。Mohiuddin团队将敲除Gal抗原基因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并使用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维持治疗,结果该狒狒比移植未敲除Gal抗原基因猪心脏的狒狒生命大幅延长,最长达到945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亲缘关系太近,可能导致传染病交叉感染
B.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C.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猪和狒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
D.由题意可推知,狒狒的白细胞依然会攻击Gal外的其它抗原
2024-03-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8 . 我国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开创了狂犬病的免疫疗法,文曰:“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意思是被狗咬伤后,取出狗脑捣碎敷在伤口上,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狗脑捣碎物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B.狗脑捣碎敷在伤口能增强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
C.机体可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清除狂犬病毒
D.辅助性T细胞通过和B细胞的接触传递抗原信息
2024-03-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部分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学试题(二)
9 . 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能清除肿瘤的细胞因子。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一,将编码细胞因子的mRNA与编码荧光素酶的mRNA连接,然后将重组mRNA注射到肿瘤模型鼠的实体瘤中,肿瘤中仅产生少量细胞因子;实验二,将上述mRNA改造修饰后,重复实验一,发现肿瘤荧光强度更高并且其他部位检测不到荧光;实验三,用修饰后的mRNA对肿瘤模型鼠注射治疗30天后,其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再移植同种肿瘤至原部位,肿瘤体积快速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测实验一模型鼠体内的部分重组mRNA可能被清除.
B.实验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mRNA指导合成了大量细胞因子
C.实验三结果表明原部位产生的攻击肿瘤细胞的抗体依然有效
D.肿瘤细胞清除过程中,细胞因子主要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2024-03-08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