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利用遗传修饰过的细胞作为治疗用剂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可控性分泌的治疗蛋白,大大推动了基于细胞的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下图为该细胞治疗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X代表可检性治疗蛋白。
(若X代表胰岛素,回答(2)和(3)小题;若X代表细胞因子,如颗粒酶,回答(4)和(5)小题:若X代表乙酰胆碱受体。回答(6)~(8)小题)

   

(1)可控性分泌蛋白的释放需经过内膜系统,图中属于内膜系统的是_________。(编号选填)
(2)胰岛素经可控性释放后,机体内会加速的代谢活动包括________。
A.葡萄糖氧化分解B.肝糖原分解
C.转化合成脂肪D.肌糖原合成

(3)当机体内血糖水平下降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随后机体血糖水平回到正常值,这体现了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正反馈调节②分级调节③负反馈调节
(4)由遗传修饰过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杀灭肿瘤抗原。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免疫缺陷②特异性免疫
③自身免疫④非特异性免疫
(5)众多肿瘤细胞可通过MHC将抗原展示于细胞表面,MHC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能特异性识别MHC肿瘤抗原复合物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
A.巨噬细胞B.B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D.T淋巴细胞

(6)乙酰胆碱受体实质是由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调控的Na+通道。已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细胞结合处该受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肌肉收缩功能丧失。据此判断接受乙酰胆碱受体注射的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接受刺激后表现为__________。(多选)
A.产生动作电位B.Na+通道开放障碍
C.静息电位难以恢复D.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转换

(7)已知神经-肌肉细胞结合处类似于神经-神经细胞结合处,该结合处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8)当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经上述细胞治疗后,病情缓解,若检测治疗效果(如图所示)。可见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刺激e处,a处收缩②刺激b处,d处出现动作电位③反射弧组成改变④联络神经元功能改善
(9)该团队的研究聚焦于X蛋白的可控性释放,而不是该蛋白合成(转录或翻译)的控制,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的响应速度快
②转录和/或翻译过程无法控制
③X蛋白只有外分泌才能发挥功能
(10)该研究团队使用从植物(而不是从动物或人体)体内提取的小分子,以特异性触发X蛋白的释放,试解释这种设计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__
2 . 小颅畸形症(MCPH)是一种以头围减小并伴有不同程度智力衰退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一对表型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病儿子。为了解该病的遗传方式,该家庭成员进行了MCPH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1)据图1判断,MCPH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显性遗传
D.伴X隐性遗传

(2)女儿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____
(3)除遗传因素外,孕前病毒(如寨卡病毒)感染也会造成新生儿小颅畸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母体体液中有识别并吞噬寨卡病毒的巨噬细胞
B.经病毒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母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引起寨卡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凋亡
D.寨卡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其神经系统发育缺陷,造成自身免疫病

(4)从预防小颅畸形症的角度分析,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禁止近亲结婚   ②产前诊断   ③婚前体检   ④环境控制
大脑容量大小和认知能力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时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否正常进行。研究发现,大脑中MCPH1基因和CENPJ基因在中心体形成及染色质凝缩中发挥重要作用。
(5)正常MCPH1蛋白由835个氨基酸组成,患者体内的MCPH1基因则编码了588个氨基酸。据此推测患者体内MCPH1基因可能发生了____。(编号选填)
①碱基替换   ②碱基缺失   ③碱基插入
(6)小颅畸形症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染色质提前凝缩。在正常的细胞分裂中,染色质凝缩及染色体去凝缩发生的时期分别为____。
A.G2     后期B.前期     后期
C.前期     末期D.G2     末期

科学家通过测序分别比较了4个灵长类代表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中启动子区域CpG序列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如图2所示:

(7)对灵长类物种大脑前额叶的基因测序,为研究大脑的进化提供了____。
A.分子生物学证据B.细胞生物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D.比较解剖学证据

(8)结合题干及图2信息,解释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拥有比非人灵长类巨大的大脑容量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原因____
3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 T 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 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 PDT 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4 . 以裸鼠(先天性胸腺缺陷的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 EGFL9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其中实验组皮下注射EGFL9基因沉默的肝癌细胞。待两组皮下肿瘤出现后测量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外来的肝癌细胞不发生免疫反应,是选择裸鼠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B.皮下注射已突破裸鼠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有利于快速建立肿瘤增长模型
C.对照组应皮下注射普通肝癌细胞,其肿瘤生长速率始终快于实验组
D.实验表明,EGFL9基因沉默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
5 . 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

(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_____。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_____
(2)研究发现,肺中部分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可作用于ILC2细胞。通过小鼠哮喘模型,发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推测多巴胺对ILC2细胞释放IL-4的作用为_____(填“抑制”或“促进”)。对哮喘小鼠静脉注射多巴胺,待其进入肺部发挥作用后,与未注射多巴胺的哮喘小鼠相比,分泌IL-33、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和组(织)胺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_
(3)以上研究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
6 . 科研人员通过对婴幼儿粪便样品中菌群和代谢产物的测定,以及进行一系列体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能将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芳香族氨基酸转化成芳香乳酸,从而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T细胞与吞噬细胞的增殖分化)。该发现说明母乳不仅给婴儿提供了抗体,还提供了更多“呵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B.T细胞和B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吞噬细胞既参与了特异性免疫,又参与了非特异性免疫
D.由题干信息可知,母乳可以为婴儿提供营养并增强其免疫力
2024-02-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生物(河北卷)
7 . 器官移植时,因T细胞的作用导致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导致失败。某医疗团队为探究新研制的药物X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的效果,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体重相近的健康小鼠20只,并随机等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组采用一定量的药物X灌胃,乙组采用__________灌胃,并检测T细胞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由骨髓中的__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部位增殖分化形成,受到病原体刺激后,会进一步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从而发挥免疫应答作用。
(2)该实验选取20只小鼠,而不是2只小鼠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
(3)乙组灌胃的物质是__________。请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_____;②_______
2024-02-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生物试题
8 . RNA病毒可分为+R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RNA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RNA不能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近期各地出现的“二阳”现象,专家们倾向于认为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减弱以及病毒出现变异有关,SARS-CoV-2是一种含侵染性单链RNA(+RNA)的包膜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ARCoV) 已进入临床试验。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作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需要_____酶,①过程需要的嘌呤数等于②过程需要的_____数。
(2)图1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所需的原料由tRNA运输,且连接在tRNA链的_____(选填“羟基”、“磷酸基团”)末端。
(3)ARCoV携带mRNA的碱基序列主要依据 S蛋白基因序列设计,该基因序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病毒S蛋白后,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镶嵌在_____膜上的MHCI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免疫。注射mR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类型为_____
(4)病毒的检测方法有:①核酸检测;②抗原检测;③抗体检测。若某人做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时,③为阳性,①②为阴性,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
(5)为加强免疫屏障,很多灭活病毒疫苗都会加强接种。有研究证明两次接种间隔时间需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接种效果不理想。接种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接种效果不佳的原因有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研究团队发现脂肪堆积导致肠道共生菌群渗入外周组织(该现象称为肠漏)使MAIT细胞(是一类依赖肠道菌群发育,能产生IL-17A且能识别细菌代谢产物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非传统T细胞)被激活且含量显著升高,导致免疫紊乱,最终诱发糖尿病。肠漏在肥胖人群中较常见,因为脂肪堆积会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其中过度分泌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会引发慢性炎症,进而促进胰岛素抵抗,尤其容易引发糖尿病,这项研究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MAI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据以上资料分析,MAIT细胞被激活且含量显著升高,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
(2)临床上,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的措施,作为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发的靶点。
(3)1型糖尿病是因为体内合成胰岛素不足,某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发现有一种糖尿病是因为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某患者所患的是上述两种糖尿病中的一种,为判断该患者所患的糖尿病类型,科研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请完善。
实验思路:__________,比较两次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若________________,则该患者所患的是1型糖尿病;若______________,则该患者所患的是上述两种糖尿病中的另一种。
10 . 你能想象在动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吗?来自浙江大学的林贤丰团队在动物体内光合作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开发了一种光合作用系统(CM-NTU,见图),并将其植入到哺乳动物体内,增强了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开辟了一个跨物种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

(1)图中“细胞”取材应源于_____,原因是_____
(2)NTU能与膜融合得到CM-NTU的理论基础是:_____,将CM-NTU置于光照,可以增加哺乳动物细胞内_____水平,显著改善细胞的合成代谢水平。
(3)研究表明成功进入软骨细胞的CM-NTU可以改善细胞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修复和治疗的效果。与没有光照的CM-NTU组别相比,光照后CM-NTU成功恢复了胞内ATP和NADPH的水平。这些结果均表明:CM-NTU发挥作用与_____有关。
(4)为研究CM-NTU是否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者对关节内注射CM-NTU进行光照刺激治疗,发现骨质增生现象减轻,起到治疗的效果。请结合相关信息,分析CM-NTU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____
2023-06-23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