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高温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部分作用机理如图。图中 PIF4为一种与光敏色素互作的因子; PIN3(一种 IAA转运蛋白)是否磷酸化会影响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位置;SAUR19-24是一类生长素应答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可以解除光敏色素B对PIF4 的抑制,促进 IAA 合成
B.高温导致PIN3 去磷酸化进而促进 IAA在叶柄中的合成
C.IAA可作为信息分子促进 SAUR19-24在下胚轴中的表达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由温度、IAA、基因表达等共同完成
2 . 科学家提出“酸生长理论”,认为生长素能够促进H+向细胞外主动运输,使细胞壁周围pH下降,软化细胞壁从而促进生长。2021年福建科研工作者证实生长素可以诱导细胞膜上类受体激酶(TMK)激活质子泵,将大量H+泵出细胞外,为解释“酸生长理论”提供证据。根据以上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将胚芽鞘切段放入酸性缓冲液中也能表现促进细胞伸长的效果
B.将胚芽鞘切段置于pH为7的缓冲液,施加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
C.将TMK基因敲除的胚芽鞘放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生长速度慢于正常胚芽鞘
D.阻断胚芽鞘的呼吸作用后放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pH将降低
2022-02-02更新 | 279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高中竞赛生物试题(A卷)
3 . 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捕获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的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
B.浓度为105 mol·L1和104 mol·L1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光敏色素B捕获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
2022-01-11更新 | 64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高中竞赛生物试题(A卷)
4 . BA 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 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 d和第28 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 μ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A 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
B.BA 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
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
2021-06-17更新 | 3991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