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贯穿于葡萄种植的各个环节,如物质甲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物质乙能改变雌雄花比例,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和单果质量;物质丙能促进芽的分化和侧枝发育,提高坐果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生长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理效应类似
B.乙在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方面与生长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丙与脱落酸在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
D.甲、乙、丙均不是营养物质,需配合浇水、施肥并适时使用
2 . 2024年2月10日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2月4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称为立春。“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指的是倒春寒现象。倒春寒一般是指初春气温回升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的年份偏低的现象。为了避免春季“倒春寒”对春小麦的低温伤害,可以对种子进行人工春化处理后,适当晚播,同时可提早成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春化处理指将种子用高温处理
B.低温条件下,植株内脱落酸含量升高,抑制休眠
C.正常情况下,冬小麦的春化作用对于其适应所生存的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D.温度可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2024-02-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对于“矮化玉米的成因”目前有两种假说,第一种假说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第二种假说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赤霉素不能发挥作用。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符合两种假说的玉米矮化品种都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避免玉米感染赤霉菌获得外源赤霉素而疯长影响产量,应选择第二种假说成因的矮化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B.若对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ab两组矮化玉米幼苗分别喷施等量赤霉素和蒸馏水后,a组玉米平均高度高于b组,则此种矮化玉米的成因属于第一种假设
C.赤霉素在促进正常玉米植株生长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与其表现出协同作用
D.第一种假说成因的矮化玉米由于不能产生赤霉素,因此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
2024-0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赤霉素的信号传导路径:赤霉素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激素,有三个生理效应:促进生长,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植物开花。赤霉素合成障碍会导致植株矮小,赤霉素过多的植株则长得又细又长。不过,植株的“细长”和“矮小”并不都是因为赤霉素含量多少决定的。科学家已经研究清楚了赤霉素的信号传导机制,其传导路径中最重要的两个分子是赤霉素受体G和抑制蛋白DELLA。在没有赤霉素的条件下,DELLA蛋白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对植物生长等起抑制作用。例如,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水解胚乳中储存的淀粉产生单糖,运输到胚芽等部位满足其发育的需要,因此,α-淀粉酶的合成是种子能萌发的关键。而DELLA蛋白抑制了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使种子萌发受抑制。如右图所示,赤霉素与其受体G结合后,引起G的空间结构改变,G和赤霉素形成的复合体可以识别与结合DELLA蛋白,结合后DELLA蛋白被降解,α-淀粉酶基因开启表达,种子才能萌发。所以与其说赤霉素促进了植物生长、种子萌发等过程,倒不如说是赤霉素解除了植物本身对这些过程的抑制。植株“细长”和“矮小”都可能是由赤霉素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引起。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酶基因突变会引起植物GA含量不正常,导致生长受抑制或过分生长的性状出现,这种性状会随外施赤霉素浓度变化而改变,属于赤霉素敏感型性状。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突变一般会引起赤霉素不敏感型性状。

(1)除赤霉素之外,植物体内起促进生长作用的激素还有_______。(写出两种)
(2)图中过程①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过程②表示mRNA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相应蛋白质,该过程的原料是_______
(3)图中DELLA蛋白抑制的基因能指导合成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因子M,M是α-淀粉酶基因开启转录所必需的。根据文中信息,推测小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受体G结合后引发的系列变化过程,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排序_______
A. DELLA蛋白被降解
B. DELLA蛋白被激活
C. 抑制M基因的转录
D. 促进M基因的转录
E. 促进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F. 抑制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G. α-淀粉酶的合成
(4)赤霉素受体基因突变的植株表现为_______(选填“细长”“矮小”),该性状属于赤霉素_______(选填“敏感”“不敏感”)型性状。
2024-02-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激素调节,科学施用外源性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作物增产增收,施用不当则会导致减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实验室中探究生长素促进茶树枝条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时,应先进行____,目的是____
(2)生长素在植物幼嫩部位的运输方向表现为____。这种运输会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生长暂时被抑制,顶芽的生长素浓度较低而能优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进而优先生长;发育中的种子也会为果实发育提供一定量的生长素。这些实例说明生长素能____,从而为一些部位的快速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自然状态下,植物的顶端优势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植物的生存。
(3)水稻感染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且结实率明显降低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
2024-02-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禾本科农作物的根主要是由不定根发育而来的须根系组成。研究发现,禾本科幼苗扎根过程中受到土壤阻力促进了乙烯的产生,乙烯一方面降低根中赤霉素含量,从而减慢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增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细胞中的信号途径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产物可调控细胞壁合成、生长素运输等,进而促进不定根的伸长,最终使不定根提前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壤阻力通过乙烯使禾本科幼苗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停止增殖
B.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禾本科幼苗的不定根发生上表现出协同作用
C.水平放置的禾本科幼苗的幼根处,生长素在根近地侧和远地侧分布不均会导致根向地生长
D.禾本科幼苗不定根提前发生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及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2024-0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7 . 研究发现,乙烯前体(ACC)转化为乙烯(ET)时需要氧气。陆生植物遭遇水淹前后叶片中的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陆生植物遭遇水淹后可能会导致果实提前成熟
B.遭遇水淹后该陆生植物所含 ET主要由叶片和根部合成
C.通过及时排涝可以使 ET的合成大量减少
D.ET含量过高可能会抑制该陆生植物的生长
2024-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茂名荔枝闻名世界。传统荔枝栽培采用“驳枝技术:择一二年之嫩枝,于其纯直部之周围,剥去寸余长之表皮,取软硬适合宜之湿坭,裹于该部,复用稻草碾实。”该技术主要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A.诱导发芽的赤霉素B.促进成熟的乙烯
C.维持休眠的脱落酸D.促进生根的生长素
9 . 蛇菰是一类寄生于森林中木本植物根部的寄生植物,不能光合作用。水杨酸是一种在植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植物激素。研究人员在蛇菰中发现一些与水杨酸分解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蛇菰与宿主植物相连处的细胞中高度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蛇菰大多数生活在干旱、阳光充足的地区
B.蛇菰和蘑菇一样,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C.宿主植物的根中会积累大量水杨酸以增强其“免疫”作用
D.推测蛇菰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
2024-01-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类调节剂,可抑制植株腋芽萌发,常用于控制果树分枝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的作用效果更加稳定
B.适时打顶可增加果树分枝数量
C.GR24和细胞分裂素对腋芽萌发的调节作用相同
D.腋芽萌发受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及环境影响
2024-01-12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