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豌豆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作用直接相关,IAA能调控IPT基因和CKX基因的表达,具体调节机理如图所示。其中IPT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合成,而CKX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AA促进IPT基因表达而抑制CKX基因表达
B.IAA主要通过影响CTK的分布直接调控侧芽生长
C.侧芽长出后,其中的IAA和CTK含量均增加
D.IPT和CKX基因对CTK的调控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2022-01-14更新 | 1789次组卷 | 7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一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B卷)
2 . 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象。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处理结果
1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2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3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4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
A.独脚金内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
C.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根部,“?”处为顶端优势缺失
D.若施加外源SL,突变体1和突变体2均表现顶端优势
3 . 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与植物株高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野生型水稻进行诱变育种,获得了两株严重矮化的突变体甲和乙,分析发现它们的D25基因均发生了改变,而D25是一个指导赤霉素合成酶合成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甲是D25基因发生一个碱基对替换,导致相邻的两个外显子的产物无法正常拼接,不能合成正常的mRNA;乙是D25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原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的突变基因和野生型水稻的D25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甲矮化的原因是转录过程缺乏模板,导致不能形成赤霉素合成酶
C.乙矮化的原因是翻译产生的多肽没有活性,导致不能形成赤霉素合成酶
D.用外源赤霉素处理甲乙的幼苗,其株高比未加赤霉素的组均会显著增高
2021-03-03更新 | 143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0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AB卷(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研究表明,植物体内D蛋白的存在可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赤霉素(GA)可通过降解D蛋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对GA不敏感或GA不能合成均能使植株矮化。某植物的野生型(WT)表现为乔化,研究人员用WT与该植物的两种矮化突变体gal和ga2进行了如图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嫁接方式

WT/WT

gal/gal

ga2/ga2

gal/WT

WT/gal

ga2WT

WT/ga2

GA处理砧木

砧木中D蛋白

-

-

+

-

+

+

+

-

-

-

+

+

-

-

接穗表型

乔化

乔化

矮化

乔化

矮化

矮化

乔化

乔化

乔化

乔化

乔化

乔化

矮化

矮化

注:“/”代表嫁接,左侧是砧木,右侧是接德;“+”“-”分别表示有、无
A.GA可从砧木运输到接穗中发挥作用
B.gal对GA不敏感,ga2不能合成GA
C.对gal/ga2的砧木施加GA,ga2叶片不含D蛋白
D.对ga2/gal的砧木施加GA,gal叶片含有D蛋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脱落酸(ABA)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而ABI5蛋白可激活种子中脱落酸介导的基因转录,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细胞分裂素(CK)可以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ABI5基因的转录水平,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赤霉素(GA)能够抑制DELLA蛋白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注:→表示诱导或促进、-表示抑制或阻遏)
A.由图可知,赤霉素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萌发
B.由图可知,ABA和G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C.图示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的
6 . 某科研工作者采用浸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乙烯利和脱落酸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乙烯利溶于水后随pH升高可分解产生乙烯。发芽率(%)=(发芽7天后总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指数=∑(每天发芽的种子数/相应的发芽天数),其中∑表示总和。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共同体现种子的活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浓度生长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影响种子吸水引起
B.实验中采用乙烯利而非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利易配成溶液,使实验数据得以量化
C.低浓度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脱落酸则促进种子休眠
D.促进豆类种子萌发的生长素、乙烯利、脱落酸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20、75、10mg/L
2021-04-07更新 | 98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AB卷(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7 . 草莓采摘后硬度降低,软化加剧。提高果实硬度对于延长草莓贮藏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1)脱落酸可提高相关酶活性,导致细胞壁解体,并促进_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加速果实成熟软化。据此分析延缓果实软化的思路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2)已知真菌AMF侵染草莓根系后,逐渐形成菌丝网络,利于植物吸收矿质营养;糖醇鳌合钙是植物可高效运输的钙剂。为探究AMF和糖醇鳌合钙对草莓硬度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对草莓植株进行不同处理后检测果实硬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硬度(kg/cm2

1

浇灌蒸馏水

1.28

2

0.2%糖醇鳌合钙

1.34

3

接种AMF

1.28

4

接种AMF+0.2%糖醇鳌合钙

1.38


以上数据表明:糖醇鳌合钙可以__________草莓的软化;AMF和糖醇鳌合钙联合使用的效果___________单独使用,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进一步探究糖醇鳌合钙对草莓硬度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如图1,酶A和酶B参与相关代谢过程如图2。

结合图1和图2,判断酶A、酶B分别是___________
(3)已知钙既是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也作为信息分子发挥调节作用。综上所述,完善AMF和糖醇鳌合钙联合使用对草莓硬度的影响机制。请在图3方框中选填“AMF”“糖醇鳌合钙”,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提高,-表示抑制/降低)___________
2023-01-11更新 | 38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卷
2017·安徽淮南·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因番茄品系710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D.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2017-04-17更新 | 263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期末(A卷 基础过关检测)
9 . 苹果、香蕉等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其呼吸速率会突然上升,然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成熟果实开始进入衰老阶段的标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适当的低温等贮存条件有利于延缓或阻止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B.果实呼吸速率突然上升过程中,葡萄糖作为呼吸作用底物大量进入线粒体
C.使用细胞呼吸抑制剂、乙烯合成抑制剂可延长贮藏的时间
D.将氧气控制在略高于无氧呼吸消失时的浓度,有利于降低呼吸强度并防止酒精产生
10 . 棉花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放射性物质在果实和叶片中的相对含量
B.根据该实验的三组处理结果推测,B组幼果的脱落率最低
C.若本实验所用激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促进植株增高的作用,则该激素可能是赤霉素
D.若增设D组,用激素处理叶片,则幼铃的放射性比B组更低
2020-04-23更新 | 76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