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已知干旱会使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含量上升,科研人员推测小麦ABA受体基因过表达会增强其抗旱能力。为验证此推测,某科研小组利用ABA受体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麦L8品系开展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中,ABA的主要作用是____(答出2点)。由图1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L8品系的____均优于野生型的。
(2)科研小组对干旱环境下小麦气孔开闭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由图2可知,干旱环境下,ABA的合成和分泌增多,叶肉细胞的渗透压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增大,导致气孔关闭。

(3)已知保卫细胞(组成气孔的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为进一步验证气孔开放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该科研小组研究ABA作用的相关机制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ABA导致气孔开放度降低的机制是____

2 . 研究人员尝试采用“间作”模式种植玉米和大豆,如图1所示。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混合种植过密会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下降,经查阅资料发现可能与植物“避阴反应”有关。“避阴反应”指与自然光相比,在透过叶片的光中红光/远红光值降低,植物对红光/远红光值降低产生应答反应,表现为植物茎节和叶柄伸长的速度加快,分支减少,易引发倒伏和减产,调控机理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光能被捕获后完成光反应,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____中的化学能。
(2)光敏色素是一种____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____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间作模式下相邻植物遮挡时,导致出现了图2中的条件①____,光敏色素B感知变化后,促进控制激素②____、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发生一定的变化使细胞伸长,从而使茎伸长,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这一变化通常会导致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现象称为____
(4)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不能间作,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会导致单株平均干重均下降。科研人员为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茎叶竞争对单株平均干重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a.实验分为A、B两组,每组均包含生长状况相似、数量相同的甲、乙植株若干。
b.A组种植在____,以形成根部竞争;B组种植在隔离的土壤中但茎叶交织,以形成茎叶竞争。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测定各组植株的单株平均干重。预期实验结果:
____,说明根部竞争的影响大;
____,说明茎叶竞争的影响大;
若A、B组单株平均干重相当,说明根部竞争与茎叶竞争的影响强度相当。
2024-04-11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细胞的代谢-【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3 . 如图1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一种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工作者研究了光和脱落酸(ABA)对某植物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图2图3的结果;依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______


(1)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推断原因是此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较多
(2)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油菜等作物的减产
(3)脱落酸的分泌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抗衡
(4)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5)根据图2所示,光信号可能促进该植物合成脱落酸
(6)根据图3所示,光信号增加了ABA对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7)根据图3所示,一定范围内,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对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
(8)根据图3所示,黑暗条件下,该植物种子野生型相对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对外源ABA的作用更敏感
(9)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是因为顶芽比侧芽对生长素更敏感
(10)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
(11)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12)“瓜熟蒂落”的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13)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
(14)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
(15)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细胞分裂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16)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17)用2,4­-D溶液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18)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19)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20)用高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
(21)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脂可分别用于叶菜类蔬菜的保鲜和提高产量
(22)草莓、番茄、油菜等作物开花期若遇阴雨天气,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来提高产量
(23)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24)给水稻幼苗喷洒一定量的赤霉素溶液,可导致茎秆快速增长,结实率大大提高
2023-11-20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1讲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4 . 干旱是抑制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陕单902)进行盆栽控水实验,每个品种分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持续7天培养后,取第三片展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的反应之一是内源__________(激素)含量升高,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使气孔关闭,还可以提高蔗糖转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蔗糖水解,有利于调节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植物细胞吸水。
(3)干旱胁迫下,影响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表现为_________;非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明表现可能是: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自由基积累,破坏了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反应。
(4)分析图2和图3的数据可知,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影响陕单902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盐生植物长叶红砂对盐渍荒漠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采用野生长叶红砂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长叶红砂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1)植物激素是由特定部位______________,运输到作用部位,通过与受体结合,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信息分子。
(2)当幼苗长到20天,株高为10 cm左右时,用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
表 NaCl处理7天后的株高及相对生长率

NaCl浓度/(mmol·L1

CK(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胁迫后株高/cm

13

14.6

15.4

17.1

18.7

16.2

13.3

10.5

相对生长率/%

100

112.31

118.46

131.54

143.85

124.62

102.31

80.77

注:表中数据均为5次测量平均值。
据表可知,____________为长叶红砂生长的最适NaCl浓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ABA)是长叶红砂在逆境条件下迅速产生的、以适应环境的一种激素。据图1可知,与其他浓度相比,在NaCl浓度为80 mmol·L1时,ABA的含量_________,根据图2可知,在相同NaCl浓度下,IAA的含量约是对照组的__________倍。
(4)依据实验结果,请提出提高耐盐植物生长能力的新思路____________
2023-05-19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检测卷08 稳态与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花和果实的脱落是一个受调控的过程。在干旱胁迫下,番茄会出现花提前凋落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为研究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
(1)正常情况下,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_____番茄果实的发育;生长素向花梗基部运输,抑制花梗脱落区细胞活性以防脱落。当果实成熟后,由于生长素供应不足,脱落区细胞对乙烯敏感,引起果实脱落。
(2)研究者构建了S2(编码植酸酶2的基因)过表达和S2敲低的番茄,统计了其在水分充足和干旱条件下的落花率,结果如图1。
①由图1结果推测,干旱可能通过_____促进花脱落。
②研究者检测了野生型植株在相应环境下S2的表达情况验证了上述推测,检测结果为_____

(3)磺肽素(PSK)是一种肽类激素,由PSK的前体通过S2蛋白的剪切形成。对番茄植株外施一定浓度的PSK前体,3天后统计落花率,结果如图2.请补充画出图中PSK前体处理敲低组的实验结果。_____
(4)在S2过表达植株中,乙烯响应基因T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S2是否通过乙烯来诱导花脱落,请利用乙烯拮抗剂设计实验:_____,并写出支持“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乙烯”的实验结果。_____
(5)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生长素和乙烯。综合上述研究,将“S2”“生长素”“乙烯”“PSK前体”填写在相应方框中,以完善花脱落的调控图。_____
2023-03-30更新 | 137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7 . 《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叙事散文作品,文中提到的“落花生”可以分为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两个阶段。果针入土:花生开花受精后,形成向地生长的果针,随着果针的伸长生长,推动果针顶端的子房入土,它扎入土中3-10厘米后才停止伸长。荚果膨大:在正常生长的花生植株上,随着果针的伸长,受精子房被推入土壤中,发育成荚果。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通常受植物激素的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针入土阶段内源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果针的伸长生长。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2)若人为阻止果针入土,果针将不能膨大形成荚果,科研人员推测荚果的形成可能需要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为验证该观点,可以利用野生型花生植株进行研究。(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进入花期的野生花生若干、盛有沙质土的盆栽装置,装有半固态营养液的透明瓶子、遮光罩。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荚果膨大可以通过外源补充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为探究诱导荚果膨大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同学据实验结果推测,2,4-D对花生荚果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请问这个推测___________(选“合理”或“不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本实验中___________是促进荚果膨大的最适浓度组合。
2023-03-13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湖北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20-22
8 . 研究人员就乙烯对水稻胚芽鞘伸长的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
(1)研究表明乙烯能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鞘的伸长,促进幼苗出土。在此过程中,乙烯与生长素之间具有_______效应。
(2)研究人员检测种子出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集中在胚芽鞘顶部的蛋白E1含量变化,结果如图1和2。据此推测乙烯与E1的表达呈_______相关。

(3)ROS(活性氧)在植物生长和抗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推测ROS参与了乙烯对胚芽鞘生长的调控过程,对照V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清除ROS。现构建了e1突变体(E1基因突变)、e1/V-OX突变体(E1基因突变、V基因过表达)。观察乙烯处理下不同组的细胞伸长情况,如图3。

①对比_________(填字母)伸长量,说明乙烯通过促进E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伸长;
②对比b图、e图显示,乙烯处理后,细胞仍有伸长。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假设_______
③e1/V-OX与e1相比,胚芽鞘细胞长度显著增加。有人认为E基因通过V基因发挥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培育ROS合成酶基因的缺失突变体水稻品种。请评价该思路____
2024-05-22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变式题16-19
9 . 研究者以拟南芥等为材料,探究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
(1)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孔隙。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升高,其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定途径使保卫细胞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填“失水”或“吸水”),气孔关闭。
(2)P基因表达产物参与水分从根部向叶片的运输。研究者构建P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和P基因超表达株系,在实验室中采用停止浇水的方法模拟干旱处理,结果如图1。

据图1推测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____会先萎蔫,理由是____
研究发现,P基因编码的P蛋白是一种水通道蛋白。研究者将P基因导入酵母菌,并接种在添加高浓度甘露醇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生长曲线。若P蛋白具有水通道蛋白活性,请在图2b中补充实验组的生长曲线____
(3)AR基因的表达量均受脱落酸诱导显著上调。R基因编码的R蛋白是脱落酸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调控因子.可与A基因编码的A蛋白(一种转录因子)结合。为研究A蛋白、R蛋白在P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者构建多种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原生质体中。结果如图3。

图3结果表明,____
综合系列研究可知,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由____共同完成。
(4)已有研究证实A基因表达增强可抑制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干旱胁迫导致植株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且植株根部的营养分配比例增大。从物质与能量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状态改变的意义____
2024-04-12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01 细胞的代谢-2024年高考生物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通用)
22-23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10 . 镉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与其他金属相比,更易被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种子萌发幼苗期是小麦等植物对外界环境因子最敏感的时期之一,科学家以常见的小麦品种川35050为材料,将萌发幼苗分别培养在含镉浓度为0、30、50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测定其对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镉浓度/μmol

干重/m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相对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气孔导度/(μmol·m-2·s-1

地上部分干重

地下部分干重

总干重

0

583.8

180.0

763.8

14.8

44

0.63

0.33

30

349.4

111.3

460.6

10.6

36

0.56

0.21

50

331.3

85.6

416.9

7.0

32

0.48

0.12

(1)据表分析。随着隔浓度升高,小麦的总干重______,主要是由______干重变化引起的。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镉处理的小麦叶片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与正常叶片相比,滤纸条上蓝绿色和黄绿色两条色素带颜色明显______。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下图中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研究发现镉使PSⅡ的活性降低,对放氧速率、叶绿素荧光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表明镉可以通过破坏PSⅡ影响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反应的放氧速率。据图可知NADPH和ATP的直接能量来源分别是______

(3)研究发现营养液中的镉除了能破坏叶绿素和PSⅡ外,还可影响根部脱落酸(ABA)的合成,来抑制暗反应,请从生命活动调节的角度解释暗反应受抑制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01-12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21-2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