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是常见的初级消费者,下列对兔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啃食植物的时候,食物中的能量全部被兔子同化
B.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兔子种群密度时,可用标志重捕法
C.该草原在水源附近兔子的数量较多,这反映种群的水平结构
D.限制兔子数量,可提高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2 . 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夏腊梅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夏腊梅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请据图作答:

(1)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
(2)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__,据图判断三个夏腊梅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__
(3)夏腊梅对生境要求较高,喜湿润环境及散射光,光照直射和过于荫蔽都会导致其生长不良、退化严重。调查发现,种群甲所处的群落为人工林,有大量的细叶青冈、红楠等常绿乔木,该群落的__结构不利于夏腊梅的生长,夏腊梅在与高大乔木的__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对该地区夏腊梅的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
A. 疏除部分乔木层的常绿成分       B. 对夏腊梅实施迁地保护
C. 大量砍伐高大乔木       D. 做好夏腊梅的种群监测
2019-10-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低
4 . 桉树作为外来引种的速生树种可用于造纸、炼油、制药、食品生产等方面,但大面积种植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也有研究表明速生桉树林与天然林相比,无脊椎动物(如小蚓类、螨类等)多样性降低。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林地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密度
B.林地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形成一个群落
C.桉树种植改变了原有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同天然林相比,速生桉树林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2019-09-24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4-15高二上·江苏无锡·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用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大约是 ( )
A.大于165B.小于165C.大于5D.小于5
6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7 .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严重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先后在钉螺和人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控制钉螺的分布、生长和繁殖是防治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从_____获得营养用于_____,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_____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研究钉螺密度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3)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其主要方法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灭螺、植物药物灭螺等。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研究人员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活螺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可知,_____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_____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5)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改变原有群落的_____,从而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
(6)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孳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请说出两项其他生态价值_____
2019-06-20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该研究对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请回答: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同时,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下表所示:
巢高(m)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
6~8668020
8~105266266
10~121444224
12~1410224036

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是优势种。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_ 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差异,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两者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9 .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c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2019-05-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 . 贻贝通常固着在海滩区域的礁石上生活,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能进入贻贝的居住区域。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小
C.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海星可能通过捕食作用影响贻贝的分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