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玉米蚜是一种危害玉米植株的主要害虫,也能取食狗尾草、稗草等杂草。玉米蚜吸取玉米植株汁液,其排泄物含糖量高能吸引草蛉来取食并捕食玉米蚜。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群落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影响害虫的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农田中的_____植物(填双子叶或单子叶)时,最关键的是要做到____。农民可以使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除去________杂草(填双子叶或单子叶)。
(3)玉米蚜的排泄物通过传递___________信息吸引草蛉来取食并捕食玉米蚜,草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一中集团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某池塘在没有人为干扰后,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该池塘岸边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设置样方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法,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池塘中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鱼类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_____。人工鱼塘获得的产品输出量往往会大于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原因是______
(3)图中b点之前,物种②密度逐渐上升,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池塘在干涸后,逐渐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阶段。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高三4月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3 . Ⅰ.下图为小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⑤是通过直接影响种群的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如果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说明λ___(填“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3)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利用方法⑧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了不掺入主观因素,应做到_______。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应为_____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球计数板(1mmX1mm方格)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__个。
Ⅱ.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
(2)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称为优势种,其原因是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型曲线。
2021-03-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如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是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1若蛇取食蟾蜍的食物比例由4/5调整到1/5,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 kg,人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
(3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a.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序号表示)。
b.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等功能。
(4)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连续多年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5 . 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蒿是该牧场的优势种,用样方法调查冷蒿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中发现该牧场还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该牧场中的长爪沙鼠数量的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对该地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1h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其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
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长爪沙鼠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__
6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1内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_____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点。
(3)该湖泊受到富含 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据图 2 分析选择的藻类应是_____,理由是_____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个。
7 . 观察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为 J·cm2·a1),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图中A代表_____
(2)要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__法。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 和水草为食,则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该鱼塘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
(4)人工鱼塘边上种植桑树,构建了桑、蚕、鱼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人们对能量的_____。蚕丝能够被我们制成布料、桑基鱼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生态环境,二者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
2020-04-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3月高二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8 .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参考图Ⅰ、Ⅱ、Ⅲ回答问题:

Ⅰ.(1)第一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图Ⅰ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株。
(2)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   垂直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__________
Ⅱ.(1)第二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鲤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带标记有10尾,估算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有______尾,此方法为____________

(2)若图Ⅱ表示该种鲤鱼迁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因为在此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
(4)在t2时期后, 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_______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0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二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的结果和过程进行预测、分析与判断。
(1)甲同学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湖泊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___________。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__________
(2)乙同学针对血糖调节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中,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况时,该比值明显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丙同学对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激素调节进行了以下研究:(本题中对激素的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①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时,需将小鼠均分甲、乙组,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乙组每天注射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②若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发育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则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需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每天注射_________
(4)丁同学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某种血清抗体。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实验的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请从免疫机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4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2月模拟(自主测试)二生物试题
10 . 如图表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
(3)若鱼塘中饲养有草鱼和鲤鱼,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是_____。若调查成年草鱼在水草丛中 的产卵量,可以采用_____法。
(4)未利用能量主要存在于鱼塘底部的淤泥中,工人会挖出淤泥肥田,此时农田中庄稼可以从淤泥中获得的能量为_____,获得的物质主要是_____
2020-02-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