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某山地并入自然保护区后,山兔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某研究机构对达到K值后的山兔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随机布设100个笼子,统计所捕获的山兔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数/只

雄性个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A.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环境阻力相同
B.山兔种群增长过程中,a、c两点的年龄结构类型均为增长型
C.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D.山兔种群达到K值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改变
2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
B.用样方法调查植株上蚜虫密度时,样方应选取在蚜虫集中的地方
C.调查生活在长白山脉北部地区东北豹的种群密度适合采用标记重捕法
D.若被捕获动物的标记物掉落,会使重捕法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数值偏高
2024-01-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3 . 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

(1)该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该类型群落演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在研究该种群增长速率的过程中,调查甲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是乔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能否确定图一中的第30年至第50年对应图二哪一段吗?如果能确定,请说明对应的时间段(用字母表示),如果不能确定,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森林公园春季关山樱盛开,但蚜虫、网蝽等害虫使樱花叶片脱落,部分植株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关山樱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取样时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B.春季害虫数量增加,温度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
C.控制害虫数量,可以采用引入网蝽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
D.温度升高使关山樱花期提前,说明信息传递影响种群的繁衍
2024-0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5 . 呼伦贝尔市积极构建多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对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严重破坏的草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中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星罗密布,那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研究人员在用样方法调查该保护区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要注意_____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杜绝了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发现物种的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演替。
(3)据图1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_
(4)草原上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7.50×108

7.20×108

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___%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研究发现群聚激素能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5)食草动物的放牧会影响草地蝗虫的物种数。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放牧模式(放牧区域牛羊数量达到中等放牧强度)对某草地蝗虫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部分结果如图2、图3和下表所示:

表:不同模式下蝗虫物种数和总密度

放牧模式

蝗虫物种数

蝗虫总密度(头/m2

牛放牧

2.92

3.50

羊放牧

3.67

5.22

牛羊混牧

3.36

3.86

休牧

2.58

3.22

①放牧区域投放的牛羊数量为中等放牧强度,此数量是依据_____估算的。
②不同放牧模式下,_____(填“植物群落覆盖度”或“生物多样性”)与草地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密切。
③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昆虫的专性寄生生物。与化学农药防治蝗虫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_____
6 . 在一个长期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科研人员对其中动物A和动物B的种群密度进行了数年的追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数据构建了两种数学模型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动物A与动物B为捕食关系,其中捕食者是动物________
(2)在调查的这段时间内动物B的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__
(3)根据图乙可知动物B的K值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N1”“N2”“N3”“P1”“P2”“P3”)。图乙坐标曲线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存在着________调节机制。
(4)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的种群密度大小的意义有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
2023-12-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弃耕地存在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容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高
D.在该弃耕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
2023-12-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图甲表示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图乙是其中一个因素的三种不同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地候鸟的种群密度主要由①和③影响,则①和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图乙属于图甲中________(填序号)的三种不同类型。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能达到害虫防治目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从图乙的角度分析,我国开放三孩政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某学习小组想要调查某块草地上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时应做到________,在进行计数时,应统计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数;已知该小组得到的数据分别为(样方面积为 1m2,单位:个):15、8、14、15、13,则该草地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9 . 在一般情况下,种群总数量调查比较困难,可以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这称为取样调查法。下列适用于某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是(       
A.样方法B.黑光灯诱捕法C.抽样检测法D.标记重捕法
10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可能达到K值
2023-1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