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黄蚜(一种蚜虫)是苹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研究人员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统计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黄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五点取样的方式在果园中悬挂粘虫板以调查苹果黄蚜的种群密度
B.8月16日-10月18日期间苹果黄蚜种群数量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自然生草模式苹果园的苹果黄蚜爆发时间早,虫害持续时间长
D.推测间作模式更利于苹果黄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2 . 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分析某林区马鹿的生存状态,调查小组通过粪便DNA拈术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收集到马鹿粪便210份,其中成功提取DNA的有167份,经微卫星DNA(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66只马鹿;第二次以相同方法收集马鹿粪便,成功提取DNA的有158份,经微卫星DNA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54只马鹿,其中有18只马鹿也出现于第一次调查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林区内所有马鹿构成一个种群,其种群数量约为1466只
B.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调查东北虎等不易捕捉的动物的数量
C.粪便较易收集,用该方法调查时可以减少对马厩的惊扰
D.微卫星DNA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方法依据的原理之一
3 . 绿孔雀与白鹇同属雉科动物,均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林栖物种,体型食性相近。研究人员调查某地同一区域内的绿孔雀和白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利用率,结果如图。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可用红外相机调查两者对植被的利用B.绿孔雀的活动区域在雨季比旱季集中
C.旱季绿孔雀与白鹇的生态位高度重叠D.白鹇对阔叶林的利用率高于其他植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023-06-08更新 | 490次组卷 | 10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北鼢鼠会在其生活的洞穴中挖掘土壤并推至地表,形成土丘,造成草地退化。研究人员使用无人机航拍和地面人工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飞行高度进行拍摄,以确定无人机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的最佳航拍高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调查法基于东北鼢鼠数量与土丘数量相等的前提
B.人工调查结果是无人机航拍结果准确程度的参照
C.无人机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的最佳航拍高度为200m
D.依据调查得出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6 .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2022-10-01更新 | 2239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三)
7 . 镉(Cd)是水体中具毒性的重金属,某些沉水植物能修复被Cd等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修复淡水水域Cd污染的沉水植物,用不同浓度Cd溶液处理某湖泊中4种沉水植物并检测其对Cd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如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形起伏和土壤盐量等因素的影响,湖泊近岸区分布有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采用样方法调查近岸区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目的是___________。该湖泊中,黑藻、狐尾藻、金鱼藻和菹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根据图1结果分析4种沉水植物中,不适合生长在较高Cd浓度的水环境中的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选择狐尾藻来治理水镉污染,结合图1、图2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3)水体中的Cd会通过___________的富集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调查水生植物体内的Cd浓度时,每个浓度组的植物需要多次采样,目的是_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湖泊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1点)。
8 .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它吸取多种植物汁液,体长不足1mm,活动能力弱。巴氏新小绥螨属于广食性捕食螨类,主要以烟粉虱为食。为探究化学防治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均利用了信息传递的功能
C.在t5时增加巴氏新小绥螨数量可以增强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D.巴氏新小绥螨在田间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防治
9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 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黄莺聚集在树干上,后又成群飞起,体现了群落集群分布的空间特征
B.春天日照时间变长,燕子求偶、筑巢,体现了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调查某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D.马蹄踩到之处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于周边,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0 . 如图横轴表示一个繁殖地中某种雌性成鸟的数量,纵轴表示平均每只雌性成鸟可以养育成活出飞的幼鸟数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通过雌雄性成鸟的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以及该地鸟窝的数量
C.当雌性成鸟数量为80时,该鸟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D.图示抚养成活后代数与雌性成鸟数量的关系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0-05-27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