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布氏田鼠(天性警觉,被捕获一次后再被捕获难度增大)、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善于挖掘,可在地表形成土丘,常通过调查土丘数目推算其数目)是危害草原的主要鼠种。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研究人员对该草原的布氏田鼠和草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布氏田鼠的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其种群密度
B.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需首先获取田鼠数与土丘数的比值
C.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时,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低
D.天敌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
2 .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灌木,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叶锦鸡儿的灌丛密度,结果如图所示(注:图中CK为禁牧、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与调查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相比,调查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选择样方大小时应该_____
(2)据图分析,放牧强度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的影响可描述为_____;据图结果分析,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发展最有利的放牧强度为_____,原因是_____
(3)持续高强度放牧后,小叶锦鸡儿种群退化,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质牧草种群得以发展,原因是_____
(4)小叶锦鸡儿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3 . 下列有关种群及其动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在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在渔业上,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可以一次性获得最大的鱼产量
4 .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____,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_
(2)珠峰北坡海拔3 800~5 000 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3)珠峰海拔6 000~7 000 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4)优势植物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群落是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该群落的动物分层较为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
2024-01-1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变式题9-1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a是某保护区海边潮间带不同龄级的红海榄个体数量,图b是红海榄不同龄级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Ⅰ~Ⅲ龄级为幼龄,Ⅳ~Ⅴ龄级为中龄,Ⅵ以后龄级为高龄。
A.图a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图a表明应重点加强对Ⅰ、Ⅱ龄级个体的保护
C.图a,b表明该种群的密度将越来越大
D.图a、b表明该种群的Ⅵ龄级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6 . 4-乙烯基苯甲醚(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能影响蝗虫种群密度变化,并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预防虫害发生
B.4VA通过正反馈调节提高蝗虫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
C.不同高度植被上的飞蝗数量反映了群落垂直分层的结构特征
D.4VA属于化学信息,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
7 . 调查研究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于种群和群落的调查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取样方法常采用______
(2)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不同样方面积内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样方边长/m

0.1

0.2

0.4

0.8

0.9

1.0

1.1

1.2

物种数

3

5

6

9

11

13

13

13

据表分析,调查某草原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m2
(3)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所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草原因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下图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______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改造过程中,该盐碱地上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具有更复杂的______结构。
   
8 . 动物粪便中含有少量脱落的肠道细胞,其中DNA的特有序列可作为识别不同个体的标记。调查某马鹿种群时,第一次收集到90份粪便,经检测来自50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10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30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20只个体,其余70份来自其他46只个体。据此估算该马鹿种群数量应为(       
A.300只B.250只C.165只D.110只
9 . 关于诗句中体现的生态学观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鸟类的迁徙行为会导致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B.“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被废弃的亭台楼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李开花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体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0 . 灰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C.由上述调查数据无法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