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当恒温动物靠近红外触发相机时,相机可自动拍摄视频和照片,据此可进行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可基于标记重捕法的原理进行,也可基于遇见概率(动物被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概率)进行调查,遇见概率与动物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和遇见概率进行密度调查都需随机布设相机
B.活动能力强、范围广的动物适合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进行密度调查
C.毛皮花纹无特异性的动物可利用红外相机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调查其密度
D.动物被相机拍摄到的概率还与动物移动速度和相机拍摄范围有关
2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
B.粪便 DNA 标记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
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植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
D.若动物对捕捉器产生了记忆,则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所得结果会偏小
3 . 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1km2)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20m×20m)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下表为3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样方
编号
马尾松(株)麻栎(株)枫香(株)
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
10191420710
200620401121
302616221000
40071822912
50091530600
A.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50000株
B.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
C.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
D.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
4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 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第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回,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鸟总数

灰喜鹊

画眉

第一次捕捉

306只

48只(标记后放生)

37只(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298只

43只(其中6只被标记)

32只(其中8只被标记)

A.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比估算值少
D.若第二次捕获时引起鸟死亡,则会直接影响估算的结果,需重新捕捉计数
2023-06-07更新 | 2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达标卷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与其λ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λ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与当前种群数量Nt之比(λ=Nt+1/Nt,)。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密度越大,增长速率越小
B.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₁时,一年后两者数量仍相等
C.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₂时,乙种群数量下降较甲快
D.该环境中,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乙种群的小
2023-02-23更新 | 98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4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2022-10-01更新 | 2239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卷
8 .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检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对上述资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该东北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定是标记重捕法
B.东北豹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其繁殖能力差是重要原因之一
C.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提高东北豹的迁入率可以提高其种群数量
D.监测大型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也可以用采集动物粪便检测其DNA分子作为依据
9 . 为研究东北某草原水淹后恢复过程中植物优势种及其主要伴生种的数量变化,同步开展人工建立不同初始比例羊草和寸草苔实验种群研究,连续五年(2003-2007)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取样和检测。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图中比例为羊草:寸草苔初始数量之比)。

(1)调查上述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___法。羊草和寸草苔均可进行营养生殖(产生分蘖株),取样时____________(填“应该”或“不应该”)将全体植株的地上部分连同地下部分一同挖出。
(2)结合图1分析,____________可能是该草原的优势种。图2中,羊草分蘖株生物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水淹后恢复演替初期植物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土壤含水量高、部分裸露土地盐碱化。在演替中后期随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腐殖质作用于土壤,土壤盐碱化降低、肥力提高。恢复演替初期羊草等植物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和繁殖,不断产生定居的母株,分蘖株产生率低。演替中后期母株会不断通过分蘖株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大小不同的无性系斑块。这些无性系斑块内部来源于种子的实生苗占很小的比例,不足1%。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结合演替过程中羊草繁殖方式的变化,分析有性生殖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进化与适应、营养供应与幼苗生长两个角度分别分析演替后期无性系斑块内部来源于种子的实生苗占比不足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3更新 | 162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3月一模生物试题
10 .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只。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分布区的普氏原羚种群处于隔离状态,这对该物种的延续是相当不利的
B.调查普氏原羚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或者标志重捕法,也可以采用布设红外触发相机的方法
C.造成普氏原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D.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普氏原羚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2021-02-08更新 | 1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