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 道试题
1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库在全球气候调控和碳平衡维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碎屑食物网的起点,土壤微食物网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碳转化的关键驱动者,决定着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和储存等过程,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下图是土壤部分生物微食物网及碳库主要途径,a~e为生理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土壤微食物网中有众多的微小生物类群和部分中型动物(<2mm),欲调查这些动物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对于个体较小、数量较多的小动物用___进行统计。
(2)土壤微食物网中含碎屑食物链(以有机碎屑为第一营养级,以碎屑为食的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占营养级)和捕食食物链,土壤微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生物有___,短时间内若食菌线虫大量减少,根食性线虫数量会___
(3)在碳循环中,上图e为___途径。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若要达到此目标,上图要满足___关系(用a~e表示)。而森林中大量植被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这些用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4)如上图所示,微生物是土壤碳库转化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微生物将活性碳库中易分解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___(至少写2个)供植物利用,另一方面,微生物产生的酚类、醌类物质与植物残体中纤维素、木质素等不易分解部分聚合成腐殖质。酚类氧化酶在厌氧环境下活性极低,秋季落叶若采用挖沟填埋方式处理.微生物产生的酚类物质会___(填“增多”或“减少”),更___(填“有”或“不”)利于腐殖质形成。
(5)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藻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取藻细胞样液1mL稀释100倍后,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共16个中格)计数,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指出下图操作步骤中的错误___

   

(6)如图为正确操作后显微镜下藻细胞的分布情况,则估算1mL培养液中该藻细胞的总数为___个。

   

A.1.92×108B.1.44×107
C.1.92×107D.1.44×108
2024-04-2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生物试题
2 . 某北方绿地将建立自然带:原则上只要不暴发病虫害就不打药,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理,树木不修剪,由其自然更新,提升区域内的荒野程度,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最终使得在城市空间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能够达到自我维持和自然演进的状态,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干年后,该地将发生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与另一种演替相比,该演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与该北方绿地相比,热带雨林不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该地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调查该正方形绿地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取样。
(4)该地通过自然更新,最终实现自我维持的状态,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原理。
3 . 海草床生态系统中分布着宽叶鳗草、黑纤维虾形草等单子叶植物以及儒艮(平均体长为2.7米的食草性哺乳动物)、鱼类、海豚、海鸟等动物。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海草床资源严重退化。为保护和修复海草床资源,我国启动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宽叶鳗草的种群密度
B.儒艮同化量可以粪便形式流向分解者
C.修复海草床使用当地物种遵循协调原理
D.海草床用于开展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 . 蛇岛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主要分布着我国特有的物种蛇岛蝮,同时也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由于蛇岛蝮缺少天敌和淡水资源,仅以每年春秋两季迁徙经过蛇岛的小型鸟类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食物和生态因子成为限制蛇岛蝮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1)蛇岛岩石裸露,从主峰山脊延伸下降,形成6个沟系,其中栾树林主要分布在各沟的阳坡,草甸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上的山脊,这体现了蛇岛群落的______结构。
(2)某年科研人员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了蛇岛蝮的种群数量,初次捕获5796条,并做上标记,重捕条数为5339条,其中标记个体为1855条,则种群数量的估算值为______条(四舍五入取整数)。
(3)自从建立保护区以来,蛇岛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蛇岛蝮种群符合“”形曲线增长的规律,经过近40年的调查发现,种群数量已经接近环境容纳量,根据已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蛇岛蝮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则在40年的调查过程中,蛇岛蝮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未来60年,限制蛇岛蝮种群数量上升的因素主要有______

(4)从蛇岛蝮的分布上看,蛇岛蝮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略有季节变化。如图乙所示,蛇岛蝮在灌丛分布较多;但研究发现蛇岛鸟类大多在灌丛与树林的边缘活动,灌丛和树林内部鸟类较少,结合上文推测蛇岛蝮在灌丛内部的数量很______,密度______。秋季时,草甸中的草比春季时更茂盛,而蛇的数量有所下降,而灌丛中蛇的数量有所增加,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
(5)蛇岛蝮捕猎时可以通过颊窝的感热细胞,准确地探测到外界的热力,然后通过三叉神经发出神经冲动产生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四叠体,大脑再根据热力的分布产生猎物的完整影像,蛇岛蝮通过热成像系统捕猎,用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024-04-23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
5 . 研究小组采用2种取样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样方间距均为10m,样方为1m×1m)。回答下列问题:

样线长(m)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样地面积(m2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500

51

11.57

3600

49

11.80

1000

101

10.35

4900

64

11.77

1500

151

9.29

6400

81

11.77

2000

201

9.23

8100

100

11.85

2500

251

9.46

10000

121

11.96

3000

301

9.57

注:黑点表示样方。
(1)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进行研究时,除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范围和边界外,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还有____(答出2点即可)。
(2)两种取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有____(答出2点)。
(3)分析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可知,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理由是____
(4)该研究小组还调查发现放牧强度会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结果如下表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0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冷蒿、木地肤

轻度放牧区

1.23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

中度放牧区

1.15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0.78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据表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大,该群落发生了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理由是____
2024-04-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6 . 某自然保护区,甲、乙两个不同的物种连续4年的λ值(λ=当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关于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查甲动物种群密度时,重捕后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值偏大
B.使用孔目较小的渔网进行捕捞会导致乙种群性别比例失衡,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
C.1~4年期间,甲种群每年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大
D.乙种群在第3年左右,其种群数量最大,即为K值
2024-04-1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生物试卷
7 . 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易地保护
B.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 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大
D.K值时, 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8 . 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B.调查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概率相同
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 115 只
D.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
9 . 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10 . 某些鱼类具有洄游的习性,根据洄游目的可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分别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B.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C.鱼类洄游过程中受地球磁场影响属于化学信息的作用
D.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鱼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