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6 道试题
1 . 布氏田鼠以牧草为食,鼠害加剧时会威胁牧场生态。有效控制田鼠种群数量是维持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封闭区域田鼠种群密度时,科研人员捕获了n只田鼠,并在脚趾打上“V”字形缺口作为标记。放归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到M只,其中m只脚趾有缺口,则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只。若标记方法改为背部涂刷醒目油漆,与脚趾打“V”缺口相比,前者田鼠种群数量的估值与后者相比偏____(填“大”“小”)。
(2)寒冬到来前,田鼠会在洞穴中储存过冬牧草。双子叶牧草在洞穴中易保持水分呈绿色,单子叶植物则变为枯草。洞穴牧草长期缺少绿色双子叶植物时,田鼠最终会全体拒食,鼠群逃散发生种群崩溃,推测____(填“叶黄素”“维生素”“糖和蛋白质”)是维持田鼠种群必不可少的营养。田鼠对双子叶植物的依赖影响田鼠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请在下图中画出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____

(3)生物防治鼠害时,可以利用田鼠的天敌(鹰、隼、蛇),也可以利用田鼠的病原微生物控制田鼠种群数量,其中____在田鼠种群密度高时防治效果较好。也可以采用免疫不育控制技术,将不育田鼠放归自然种群以降低田鼠的____,使田鼠种群密度下降。对于牧场鼠害,有人认为应将牧场田鼠全部灭绝,请说明不支持此观点的理由____(答出2点即可)。
2 . 小黄花茶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被誉为“茶花皇后”。通过测量树木高度来划分年龄是确定林木龄级的方法之一。科研人员将样地中的小黄花茶存活个体以0.5cm高度间隔人为划定Ⅰ~XV龄级,各龄级所占比例如图1(其中Ⅰ级为幼体,Ⅱ~Ⅴ级为成体,其余为老年个体)。不同播种环境以及在湿润沙土中的贮藏时间(休眠时间)对小黄花茶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小黄花茶种群密度时应在密集处选取样方
B.据图1推测,该小黄花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分析图2,原生地土壤中含水量较高,小黄花茶种子出苗率较低
D.播种前对林地和苗圃清除凋落物并翻土处理,小黄花茶的出苗率较高
3 . 芨芨草是一种常见的大型丛生植物,茎叶坚硬。伯劳鸟经常停留在芨芨草上捕食布氏田鼠。布氏田鼠并不以芨芨草为食,但鼠洞周围的芨芨草常被布氏田鼠简单切断其茎叶的基部。为探究布氏田鼠破坏芨芨草的原因,研究人员在样地架网阻止伯劳鸟进入,测量芨芨草一个月的覆盖度(反映繁茂程度)变化,以反映布氏田鼠的行为,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芨芨草的种群密度会产生较大误差
B.布氏田鼠会主动改造生存环境从而降低捕食风险
C.芨芨草的高覆盖度可能导致布氏田鼠的死亡率升高
D.伯劳鸟的捕食行为降低了布氏田鼠对芨芨草的破坏
4 . 如图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甲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若某物种进入新环境中的初始阶段种群数量按照每年增长20%的比例快速增加,则此期间(时间用t表示)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
(2)若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乙,BC期间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属于________型。在B点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个体20只,无标记个体80只。据此可估算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只。
(3)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是由于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5 . 桔小实蝇繁殖能力强、寄主广泛,对农林业危害性极大。自然条件下秸小实蝇成虫雌雄性比为1:1,研究人员利用诱蝇醚(人工合成性处激素诱捕法分别于2003、2007 和 2010年对某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诱捕法收集到的桔小实蝇雌雄比例接近1:1
B.三年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桔小实蝇种群几乎没有增长
C.防治桔小实蝇的最佳时期为每年的6月份
D.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温度的制约
2024-04-04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生物试卷(七)
6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则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图。据此分析,在第1-20年间,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沙棘是一种灌木,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下,某荒漠草原沙棘的灌丛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禁牧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密度(株/m2

0.17

0.22

0.28

0.13

A.荒漠草原中很少能见到高大乔木,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不适宜乔木生长
B.与调查骆驼蓬(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相比,调查沙棘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加
C.结果表明中度放牧最有利于提高沙棘种群密度
D.研究沙棘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024-04-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福寿螺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引入我国后,在南方十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变害为宝”,有人设计了“水葫芦—草鱼—福寿螺”的养殖新模式,下图为该模式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福寿螺迁入某地区时呈“J”形增长,最初数量为3500个,每月增加1.23%,则半年后该地区福寿螺的种群数量为3500×1.01236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F)/A×100%
C.过程①②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
2024-04-0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9 .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每年10月中下旬到翌年2月份,成群越冬候鸟如鸿雁、白琵鹭等在此栖息、觅食。有生态学家对鄱阳湖的鸿雁、白琵鹭的数量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图(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琵鹭的种群数量在t1至t3时先减少后增加
B.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琵鹭和鸿雁的种群密度
C.鄱阳湖中鸿雁、白琵鹭的食物及天敌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T3时鸿雁种群数量大于白琵鹭的种群数量
10 . 以下是关于长江流域以及某海湾的生态调查,请分析回答。
(1)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哺乳动物。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近年来还有三次调查,分别为2006年1800头、2012年1045头、2017年1012头。试推测科学调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方法____(填“是”“不是”)标记重捕法。从调查情况并结合当前背景,请预测当前江豚种群数量趋势是____,理由是____
(2)下表是某海湾生态系统中一年内能量流动的统计数据。已知当年该海湾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为2.88,而10年前为3.11。

营养级

现存生物量/(t·km-2·a-1

被同化量/(t·km-2·a-1

流向碎屑量/(t·km-2·a-1

总流量/(t·km-2·a-1

V

0.008

0.004

0.026

0.089

IV

0.111

0.089

0.413

1.07

III

0.568

1.07

6.06

7.89

0.756

7.89

23.7

36.3

I

43.5

36.3

73

207

总计

45

45.4

103

252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t·km-2·a-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说明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