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反应甲、乙、丙三种生物种群一年后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甲曲线表示Nt+1/Nt=1.2,虚线表示Nt+1/Nt=1。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甲的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形,种群甲的Nt+1/Nt的大小与种群密度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2)若种群乙是一种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P点,就容易走向灭绝,此时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种)。种群丙在MS2段数量__________
(3)若甲生物为双子叶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法,单子叶植物难以用此方法调查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乙生物为野兔,调查其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法,若经捕获后的野兔更难被捕获,则最终调查出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023-12-0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生物试题
2 . 某地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一方面利用生态浮床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的修复;另一方面根据河道到河岸不同的生境,有针对性地配置植被(如下图所示),形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水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从河道到河岸配置的植物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人类对该河流的修复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欲统计河流中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相对数量,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3 .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要选用相同的样方面积
B.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黑光灯诱捕法可准确计算诱捕昆虫的种群密度
4 . 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种群密度时,若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到,则调查值偏高
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a点与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
2024-04-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图a是某保护区海边潮间带不同龄级的红海榄个体数量,图b是红海榄不同龄级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Ⅰ~Ⅲ龄级为幼龄,Ⅳ~Ⅴ龄级为中龄,Ⅵ以后龄级为高龄。
A.图a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图a表明应重点加强对Ⅰ、Ⅱ龄级个体的保护
C.图a,b表明该种群的密度将越来越大
D.图a、b表明该种群的Ⅵ龄级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6 . 图1、2、3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4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4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调查喜鹊的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
7 .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和种间竞争
C.瓢虫在该营养结构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D.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将会减少
8 .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爆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若仅调查茶园植物种类数,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9 . 大沙鼠是我国甘肃、青海戈壁滩和干旱区草场的主要鼠害来源,大沙鼠大量繁殖后代,通过挖洞、啃食根系、食用草籽等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结合所学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调查某地区大沙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依据是______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人认为,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植被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了大沙鼠体内,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
(3)在大沙鼠繁殖初期,草原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危害,但随大沙鼠种群的爆发,草原破坏严重,这说明______
10 . 下图是濒危动物长江江豚某自然保护区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长江江豚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鲌等食鱼性鱼类的增多不利于长江江豚数量的增长
C.江豚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D.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