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业生产、渔业捕捞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直接逐个计数获得准确值
B.在一个规则的地块的对角线上取5个样方符合样方法随机取样的要求
C.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
D.对于蝶蛾类等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2024-02-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2 . (a)图为两种涡虫分别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b)图为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沿溪流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每一种涡虫在和另一种涡虫同时存在时,其沿溪流温度梯度分布的幅度都减小
B.两种涡虫共同生活时各自生态位发生变化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C.可以预测随着时间的延长,共同生活的两种涡虫中将有一种被淘汰
D.与(a)图相比,(b)图中每一种涡虫由于生活资源减少,其种群密度都减小
2024-01-1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3 . 大树杜鹃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量少而珍稀。科研人员欲分析大树杜鹃所生存的群落的特征,设置了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图。其中,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概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样地,每个样地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
B.8个样地中乔木层的物种数较多
C.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群落林冠层郁闭度的大小只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没有影响
2024-0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4 .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5 . 美国学者克里斯琴在对某种野外鼠类研究时发现内分泌系统也能调节自身种群密度。如图是该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法。图示B、C是与种群密度变化直接相关的种群特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来看,内分泌系统中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A应是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该鼠类种群密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该机制也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024-0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一个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群落中不同物种占据的生态位不尽相同,可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也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023-12-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 生物试题
7 .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现象,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该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3)采取标记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填“<”、“=”、“>”)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型。
2023-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人为砍伐树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B.林窗面积越大,其透光性越强,土壤动物丰富度越大
C.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不呈正相关
D.林窗导致生物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9 . 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中,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等属于外源性种群调节因素,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及遗传调节等属于内源性自动调节。下图表示治理东亚飞蝗过程中,某地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出现的四种情况(“J”形、I、Ⅱ、Ⅲ),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种群数量的变化形式有增长、_______。蝗虫迁入新环境初期,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符合上述______曲线,出现上述增长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两点)。
(2)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通常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气候干旱时经常爆发蝗灾。干旱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该因素是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而控制种群数量的。
(3)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加剧,其内源性调节因素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蝗灾地区投放了一定数量的牧鸭(鸭捕食蝗虫)后,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___(填“K1”“K2”或“0”)左右,以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2023-12-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10 .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当年出生的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东北豹逐渐回归,数量逐渐增加。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外触发相机或标记重捕法均适用于调查野外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B.据题分析可知,2015年长白山脉北部地区东北豹的出生率约为4.76%
C.若2015年东北豹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D.若东北豹2016年的种群数量比2015年多,则2016年的出生率高于2015年
2023-12-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