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 道试题
1 . 苜蓿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害虫蓟马会影响苜蓿草的产量和品质。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不同植物与苜蓿草间作比例对害虫蓟马、蓟马天敌小花蝽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项目

除虫菊与苜蓿草间作比例

红豆草与苜蓿草间作比例

1∶4

1∶3

1∶2

1∶4

1∶3

1∶2

蓟马密度(头/百枝条)

90

138

219

117

162

179

小花蝽密度(头/10复网)

8

3

2

7

5

2

(注:各组除虫菊面积均为2m×20m。间作比例为1∶4时,苜蓿草面积为8m×20m;间作比例为1∶3时,苜蓿草面积为6m×20m;间作比例为1∶2时,苜蓿草面积为4m×20m。)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苜蓿草田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________。苜蓿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苜蓿草等植物为蓟马和小花蝽等动物提供了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通过枝条法调查蓟马的种类和数量,主要操作有:①拍打枝条②选取样方③收集并统计蓟马种类和数量④计算百枝条虫量⑤每个样方随机选取等量的枝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选取样方要做到随机取样,目的是________
(3)据表分析,将除虫菊、红豆草等不同植物引入间作能有效防治蓟马危害,原因可能是:①间作能影响蓟马的生长发育,②________,从而降低蓟马密度。除虫菊、红豆草与苜蓿草的间作比例为________时,对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上述防治蓟马危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
2 .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____,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_
(2)珠峰北坡海拔3 800~5 000 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3)珠峰海拔6 000~7 000 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4)优势植物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群落是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该群落的动物分层较为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
2024-01-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变式题9-11
3 . 科研人员在某草原自然保护区的5个区域共布设了28部红外触发相机,相机固定于离地面50~80cm的支架上(相机镜头基本与地面平行或略往下),获取了大量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如图表示调查期间鸟类和兽类的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外相机同样适合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体形小且飞行快的鸟类
B.该研究中调查相机应设置在动物痕迹(如粪便、足迹或遗落物等)较少的地点附近
C.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红外相机调查法具有观察周期短和对调查动物容易出现损伤的特点
D.调查开始后的5个月内,保护区鸟、兽物种数增加可能是由区域外新物种迁入而导致的
4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来降低种群的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_______(填“改变”或“未改变”)。
(6)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0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甲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东方白鹤捕食鱼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科研工作者监测了保护区中的三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C以A为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黄河三角洲区域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若要认识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
(2)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________,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有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为生物利用和________,鱼虾和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之和________(填“〉”、“等于”或“〈”)图中生产者的同化量。
(3)该生物群落中,A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在临近t1时A种群数量增长,________(“减慢”或“加快”),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6 . 在寻求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因其独特的代谢类型而被寄予厚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____。兔子等以草为食物,其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径有____
(2)为研究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我国科学家选取42种乔木,在一片约600亩的空地上设立了566个面积为1亩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种植植株数量相同,物种数目不同的乔木,连续5年测定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1和图2。研究人员尝试用下图来解释上述结果出现的部分原因。请选取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以使下图的逻辑自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样地乔木丰富度水平高
b.各类资源利用更充分
c.不同生长周期的乔木搭配
d.喜阴与喜阳的乔木搭配
e.相对较高的乔木与相对较矮的乔木搭配
f.时间利用更充分
g.垂直空间利用更充分
h.水平空间利用更充分
i.树种间存在“优势互补”的效应
(3)森林中植被生物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准确,在布设样方时应该注意____(写出2点即可)。
2024-01-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区域划分

禁止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141

16.5

13.8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

495

758

327

植株平均高度/cm

22.52

18.89

16.65

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
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
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
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
8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出生率,乙可表示死亡率,二者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丙为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C.丁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9 . 由于气候变化,2020年某地遭遇了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为治理蝗灾,人们探究了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多种因素。图甲是在35℃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乙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蝗虫产卵数量常用样方法,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直接决定蝗虫种群密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若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数量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理由为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天气越干旱,沙漠蝗虫数量越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24500)→沙漠蝗虫(75)→沙云雀(5.5),相关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103J·hm-1·a-1),据数据分析可知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植物释放的气味对蝗虫食物的选择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
2024-02-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10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业生产、渔业捕捞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直接逐个计数获得准确值
B.在一个规则的地块的对角线上取5个样方符合样方法随机取样的要求
C.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
D.对于蝶蛾类等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2024-02-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