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估算无瓣海桑种群密度时不需要统计隐蔽环境下的无瓣海桑幼苗
C.无瓣海桑被本地植物取代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D.不同高度的无瓣海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 . 小勾儿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自从1907年在湖北兴山被发现后,消失了近百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又被陆续发现,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小勾儿茶为落叶灌木,高3-6米,喜温暖、湿润的生境。下列有关小勾儿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小勾儿茶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小勾儿茶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的增长
3 . 实验技术与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学涉及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有:①同位素标记法、②荧光染料标记法、③染色观察法、④差速离心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⑤样方法、⑥标记重捕法、⑦取样器取样法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均可用于物质的示踪或定位
B.③主要用于检测或鉴定物质的含量
C.分离各种细胞器可用④中的差速离心法
D.⑤⑥⑦均可估算统计对象的数量或密度
4 . 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下图为磨山西峰景区南坡和北坡几种植物的频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样方数量和样方面积要合理
B.马尾松是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但不一定是南坡群落的优势种
C.小叶栎是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说明小叶栎密度在北坡群落中最大
D.同种植物在南北坡的频度不同,说明物种占据的生态位与环境有关
2023-05-27更新 | 49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九次大考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请结合下图像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样方法使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1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株。
(2)图2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该图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调查该植物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m2
(3)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结果分别是al、a2、a3株,则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区域内,斑马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飞蛾的种群密度适合__________________用法进行调查。
6 .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该地原居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7 . 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人员推测苯乙腈是一种化学警告信号,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蝗虫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8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表格为流经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单位:J·c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型

流入分解者

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

能量

流入下一营

养级的能量

人工输入有

机物的能量

生产者

41

5

97

19

0

第二营养级

7.9

1.1

12

6

第三营养级

6.5

0.8

6.2

0.5

10

第四营养级

1

0.5

1

0

2

(1)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
(2)玉米的秸秆可以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培养蘑菇等,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经处理后可做成人工饲料喂鱼,这些做法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________可被农作物利用,提高产量。
(4)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玉米________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J·cm2·a1,甲是指________的能量,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9 . 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三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区域划分

禁止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141

16.5

13.8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

495

758

327

植株平均高度/cm

22.52

18.89

16.65

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
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
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
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
10 . 下图为种群相关知识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①大于③时种群密度就会增大
B.不同种群⑤的类型可能不同,但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C.⑥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但并非所有种群都具有此特征
D.⑦方法两次捕获时间不宜间隔过短,⑧方法也适用于活动范围小能力弱的动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