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中国的主题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宣城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拥有堪称中华一绝的万亩甜槠林、多种珍稀植物及云豹、麋鹿、娃娃鱼、环颈雉等珍稀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如采矿、挖沙等可导致该森林某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B.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森林内麋鹿种群数量时,若标记较醒目,则调查结果会偏大
C.建立板桥自然保护区来保护该片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该措施不属于就地保护
D.甜槠等多种珍稀植物能调节周边地区的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3-08-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生物试题
2 . 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齿叶海神草++
羽叶二药藻++++
二药藻++++
海菖蒲++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3 . 农田中存在一种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的昆虫,其常将卵产在农作物的叶子上,孵化出的幼虫会啃食叶片,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该种昆虫卵的密度和成虫的密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B.建立该种昆虫种群增长数学模型时,需要先提出假设再观察并提出问题
C.该种昆虫的幼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会诱导农作物产生抗虫的变异性个体
D.通过向农田引入该种昆虫的天敌不会改变该种种群的K值
2023-06-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全真模拟卷理综五生物试题
4 .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植株中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阻止了动物对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物质抑制入侵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我国曾引入泽兰实蝇(专食性天敌)对其进行防治,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出的幼虫在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紫茎泽兰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入侵地植物占优势转变为紫茎泽兰占优势的过程没有发生群落演替
C.引入泽兰实蝇是利用了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D.生物入侵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
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2023-01-10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小明同学构建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3)图中⑦、⑧对应的常用调查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球计数板(1mm×1mm 方格)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个。

2023-01-05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段考生物试题
7 . 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自196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演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从而使动物群体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2)林海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3)在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否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 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研究者对某林场中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幼

幼年树

华北落叶松

50

55

56

长白落叶松

50

80

880

①据表可知,长白落叶松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华北落叶松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株/hm2
②落叶松的天敌是松毛虫。因松毛虫__________,故需通过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及时做好监测和预防。
8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描述了归田园种豆,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很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草与豆是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白居易描述的景色受温度变化、日照和降水量等影响
9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环境容纳量不会相同
D.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湖泊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捕捞过程中如果使用网眼偏大的鱼网,则调查的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
2022-09-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试题
10 . 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B.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种群密度增加自疏现象增强
C.每一个种群都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
D.自疏现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