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4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种群及其动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在使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在渔业上,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可以一次性获得最大的鱼产量
2 . 某动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在10年中增长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第6年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以后开始下降,第10年增长速率降到0。经调查,在第6年时该种群数量为399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种群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为399只
B.第10年增长速率降到0,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种群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会使结果偏小
D.该种群的密度与气温、干旱等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有关
3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多年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数量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甲曲线表示的是一定量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则在调查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_________方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所示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填“>”“<”或“=”)其在t2时的数量。
(3)对该湖泊中动物X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0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为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X的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4 . 为了研究某国家森林公园的群落结构,研究小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
密度/(株·hm-2比例/%密度/(株·hm-2比例/%密度/(株·hm-2比例/%
985100.000000
6433.686735.265931.05
484.65999.5888685.77
(1)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若要调查该森林公园中灰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据表推测,甲、乙、丙三种植物,种群密度将会增加的是__________种群,理由是__________,该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3)现有两种植物标本A、B,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哪种标本是从该森林公园采集的:①该森林公园物种丰富,乔木就分成几个层次,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②标本A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③标本B的果实有翅。推测哪一种标本是森林公园带回的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
5 . 人工节制生育是指人为取走巢中部分卵和幼鸟。为了对大山雀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科学家在大山雀产卵后进行人工节制生育操作,统计当年幼鸟和成鸟数量并计算存活率,下表为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繁殖亲鸟数量(对)

巢中所含幼鸟初始数量(只)

存活率(%)

幼鸟

成鸟

对照年

52

274

26

11

实验年(人工节制生育)

55

140

54

20

A.与对照年相比,实验年大山雀成鸟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B.对照年幼鸟存活率比实验年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不足
C.人工节制生育不会改变大山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可以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大山雀成鸟的种群密度
6 . 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都可以精确地求得种群密度
B.标记重捕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
C.采用样方法的调查过程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调查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可借助红外相机,并采用样方法
7 .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可能以单一个体生存和繁衍,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种群。如图表示种群性征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省甘南桑科草原上全部的羊构成一个种群
B.①是种群密度,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其种群的④,可以明显降低②③
D.我国通过实施“二孩”或“三孩”政策可调整人口的⑤,一般不会影响③
8 . 对某地黄胸鼠种群数量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黄胸鼠的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可适当增加黄胸鼠天敌数量来降低环境容纳量控制鼠害
C.温度等气候因素是影响黄胸鼠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调查结果显示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在一年内呈“S”形增长
9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2022年10月12日,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周年。目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监测到野生东北虎幼虎10只、种群数量50只以上;野生东北豹幼豹7只、种群数量60只以上,达到了生态改善、虎豹归山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所有的东北豹构成一个种群。(      )
(2)可以利用标记重捕法对东北虎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
(3)种群密度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4)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5)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定增大。(      )
2024-01-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1.1种群数量特征
10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初捕

重捕

捕获数/只

32

36

标记数/只

32

4

雌性个体数/只

14

18

雄性个体数/只

18

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7/9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88只/hm2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