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4 道试题
1 . 2021年11月12号,一则关于武汉大面积出现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消息,冲上来热搜,政府呼吁市民如果看到这种花一定要上报。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逐步蔓延全国,成为严重威胁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某市农林部门的科研人员曾经在某公路两旁,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所得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4

9.2

8.2

6.8

5.5

B

3.0

2.1

1.2

0.6

0.2

C

0.3

0.5

0.9

1.5

2.4

D

3.2

2.0

0.4

0

0

E

3.5

2.8

1.7

1.3

0.7

(1)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一般为________,代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是_________
(2)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数量分析,绘制增长曲线发现其呈类似____________增长,这属于构建____________模型。再过若干年将转变为________增长,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与本地杂草的关系为________,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打破了生态平衡。
(4)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________(填“开花前”或“开花后”)。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___________
2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活动性较弱,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

每日摄入能量(J)

每日粪便能量(J)

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

62300

52930

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3 . 东亚飞蝗为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科研人员研究了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蝗灾过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可以通过取样器取样法对跳蝻(蝗虫的幼虫)的密度进行调查
C.适当引入天敌或人工释放性引诱剂来降低蝗虫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D.理论上提高降水量、降低温度、在繁殖期疏松土壤,都可以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
4 .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总量。我国某一自然保护区曾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群落(S)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S2)进行了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两个地区中调查某种植被生物量的方法是____,在取样时应注意要____山体滑坡区域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地震前,该群落不同区域地表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结构,其形成原因是由于____(答两点)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对该山体____(填植被类型)影响较小,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
(3)从生物种类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判断,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理由是____
5 . 宣城市近年来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我市某水域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若调查该地区某种水鸟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原因是____
(2)经调查发现,该水域的两种鱼类种间竞争程度较弱,原因是____
(3)经调查发现,该水域某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
(4)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全体市民的积极保护,该水域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说明____
6 . 河岸湿地处于水体与陆地之间,成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区。河岸湿地分布广泛且结构组成复杂,环境时空变化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河岸湿地作为水体与旱地的过渡带,生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复杂的以营养为纽带的_____________。河岸陆地和河水水域的生物种类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2)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河岸湿地单位面积土壤的含碳有机物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河岸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维持其稳态。河岸湿地易因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在修复受损的湿地时,需要根据不同物种在湿地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差异,及时补种合适物种的植物。
(4)狭叶香蒲是多年生根茎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河岸湿地,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狭叶香蒲的花粉和根茎均可入药,具有止血镇痛、利水消肿等功效,其嫩茎叶也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人为采集导致某河道的狭叶香蒲数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降低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
7 . 下表为科研人员开展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时统计的相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24

6

55

15

增加降水

24

32

33

11

表1植物物种相对生物量(%)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57

23

8

12

增加降水

31

49

6

14

表2田鼠食谱组成(%)
A.以鼠洞洞口数量多少作为田鼠种群大小指标时,可在洞口附近使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由表可知增加降水更利于羊草的生长,田鼠食谱比例也发生改变
C.由半干旱时期糙隐子草的相对生物量比例最大,可知田鼠最不喜欢摄食糙隐子草
D.雨季时随着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会导致此时期羊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8 .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我国劳动人民常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结合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品种

栖息水层

食性

青鱼

水体的中下层

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草鱼

水体的中下层或水草多的地方

主要以水草为食

鳙鱼

水体的中上层

主要为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1)四大家鱼栖息在水体的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其中3点)。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青鱼和草鱼的生态位______(填写“一致”或“不一致”)。
(3)浮游动物是水体中上层的优势种,其与鳙鱼的关系是______
(4)若要探究水体上层的某单细胞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可用的方法是______。某同学取1mL水样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经统计,一个小方格平均有1.5个细胞,则该水体上层中此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
9 . 东洞庭湖保护区是国际著名的湖泊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许多鸟类集中在湿地上或湿地周围,形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以4种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和不同分布生境情况:

鸟类名称

种群数量

觅食生境1

觅食生境2

觅食生境3

觅食生境4

小鸊鷉

++++

草滩沼泽(40%)

苔草沼泽(30%)

水塘(30%)

(0%)

夜鹭

+++++

水塘边林(35%)

林缘地带(64%)

开阔水域(1%)

(0%)

小天鹅

++

草滩沼泽(23%)

苔草沼泽(43%)

滩涂边芦苇(18%)

芦苇(16%)

绿翅鸭

+++++++++

草滩沼泽(67%)

苔草沼泽(4%)

滩涂边芦苇(24%)

开阔草地(5%)

注:“+”表示种群数量,“+”越多表示种群数量越多,百分比是指的在相应觅食生境获得的食物占总食物的比例
(1)科研者用鸣叫计数法来调查洞庭湖的某些国宝级濒危鸟类,通过将某种鸟的鸣叫或鸣唱录音在野外播放,吸引同种鸟类反应并据此来推算种群数量。鸟类鸣叫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___信息,推测不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答2点即可)。
(2)表中鸟类在群落中最占优势是______,从觅食生境来看,与其他3种鸟类生态位重叠度最小的是______。推测小天鹅和绿翅鸭降低种间竞争的方式是______
10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每日摄入能量(J)每日粪便能量(J)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