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烟粉虱成虫体长0.85-0.91毫米,通常聚集在番茄等植物幼嫩叶片的背面吸食汁液,导致植物减产;而物在被烟粉虱取食时会产生苦味物质——茉莉酸,引起烟粉虱厌食,从而达到抗虫的效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烟粉虱与番茄等植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可对烟粉虱分布均匀部位进行抽样检测调查其种群密度
C.在虫害初发时,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
D.在农田中施用茉莉酸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
2024-04-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测试试题
2 . 下图表示某人工柳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指森林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柳树的种植密度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随之变小
C.该人工柳林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D.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支黄花的生存能力与林木郁闭度呈负相关
3 . 研究小组调查了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在调查的5年时间里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鼠263只,雄鼠239只,平均雌雄比约为1.1∶1。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连续低温导致捕捉到的小毛足鼠数量非常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数量时,若标记物过于醒目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B.小毛足鼠种群的平均雌雄比略大于1,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的繁殖
C.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502只
D.连续低温对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4 . 布氏田鼠以牧草为食,鼠害加剧时会威胁牧场生态。有效控制田鼠种群数量是维持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封闭区域田鼠种群密度时,科研人员捕获了n只田鼠,并在脚趾打上“V”字形缺口作为标记。放归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到M只,其中m只脚趾有缺口,则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只。若标记方法改为背部涂刷醒目油漆,与脚趾打“V”缺口相比,前者田鼠种群数量的估值与后者相比偏____(填“大”“小”)。
(2)寒冬到来前,田鼠会在洞穴中储存过冬牧草。双子叶牧草在洞穴中易保持水分呈绿色,单子叶植物则变为枯草。洞穴牧草长期缺少绿色双子叶植物时,田鼠最终会全体拒食,鼠群逃散发生种群崩溃,推测____(填“叶黄素”“维生素”“糖和蛋白质”)是维持田鼠种群必不可少的营养。田鼠对双子叶植物的依赖影响田鼠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请在下图中画出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____

(3)生物防治鼠害时,可以利用田鼠的天敌(鹰、隼、蛇),也可以利用田鼠的病原微生物控制田鼠种群数量,其中____在田鼠种群密度高时防治效果较好。也可以采用免疫不育控制技术,将不育田鼠放归自然种群以降低田鼠的____,使田鼠种群密度下降。对于牧场鼠害,有人认为应将牧场田鼠全部灭绝,请说明不支持此观点的理由____(答出2点即可)。
5 . 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团队对入侵某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生境类型丰富度优势种类(按多度等级赋值排名前5的种类)样地
1弃荒地63白花鬼针草、假臭草、铺地黍、豚草、牛筋草24
2果园41假臭草、三叶鬼针草、胜红蓟、牛筋草、金腰箭6
3农田31胜红蓟、白花鬼针草、两耳草、铺地黍、五爪金龙6
4河道23五爪金龙、南美嘭蜞菊、白花鬼针草、飞扬草、飞机草3
5公路两侧36白花鬼针草、田菁、五爪金龙、银胶菊、肿柄菊13
6菜田42飞机草、白花鬼针草、簕仔树、假臭草、薇甘菊5
(1)在对假臭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进行调查,若要了解其在某果园中的生态位,可从_____(列举两点)等方面进行调查。
(2)依据表分析可以得出在6种生境中,_____(生境类型)杂草入侵种类最多,对重要入侵杂草的分布生境进行归类统计可以发现,_____(填杂草的种类)入侵分布生境最广,应当对其进行重点防范。
(3)田间除去入侵植物等杂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
2024-04-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为毛泽东于1910年所作的《七绝·咏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该诗,错误的是(       
A.蛙与虫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B.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蛙的种群密度
C.“树→虫→蛙”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置形
D.绿树的花瓣也有光敏色素,可感受春光的刺激
7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设立,为东北虎、东北豹等提供了栖息地。遍布园区3万多台红外相机的监测表明,6年内东北虎从27 只增加到50只,其中新生幼虎数量10只,野猪、狍子等虎豹猎物也显著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解东北虎种群的年龄结构需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目
B.红外相机监测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C.东北虎数量6年内增加了近一倍, 表明种群呈“J”形增长
D.野猪等虎豹猎物的增长提高了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环境容纳量
8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云南红豆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等是影响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

9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处理区,用不同数量的马群(其他条件相同)放牧一段时间后,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平均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²)

不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实验区内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法取样,但有成员指出调查的对象不太合理,因为单子叶植物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与不放牧区相比,中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_______(填“强”或“弱”)。草群丰富度下降的处理区是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成员为调查该马场中生活的一种活动范围广的大型有害昆虫的种群特征,先后2次(间隔3天)对该昆虫种群展开调查,2次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若2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遭遇了性引诱剂的诱杀,则该过程利用了______________信息,导致_______(答出1种种群数量特征)发生明显改变,上述种群数量特征可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兴趣小组成员通过_______可以预测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兴趣小组成员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该大型有害昆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前,XbXb占30%;XBXB占10%;XBY占10%;XbY占40%,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后,XbXb个体数量减少了1/3;XbY个体数量减少了1/4;其他基因型个体数量保持稳定,则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后b的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024-03-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10 . 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类,对草原形成大面积危害的鼠类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酚鼠等。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该草原某种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
(2)调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数法:根据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习性,选取代表性样方,统计样方内土丘数,按土丘挖开洞道,把鼠捕尽,捕鼠总数与土丘数之比为土丘系数。求出土丘系数后,即可进行大面积调查该区域的土丘数,估算鼠密度。
①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______
②研究人员用五点取样法选取样方,捕鼠总数为M,每个样方内平均土丘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该区域内土丘密度为Q,则计算该草原酚鼠的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3)分析图2,前4年该鼠种群数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8-16年该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___
(4)为应对严重的草原鼠害,结合图1的概念图,该地采取投放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的措施,该措施能够控制鼠类种群密度的原理是______
2024-03-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