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入太湖而造成污染,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绿膜”形成后,水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进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治理污染,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该湖泊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治理前后需要对该湖泊群落的______和组成“绿膜”各种群的______进行调查,以便对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2)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上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根据下图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点。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随着春天的来临,内蒙古草原绿意渐浓,久违的动物们纷纷现身,这种场景的出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成群的牛、羊一起在草原上觅食,他们之间虽然食性相似但是竞争不明显,可以用______来解释:从狼在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的角度分析,它无法在牧区立足的原因有______
2024-03-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研究人员对某弃耕农田上的植物进行调查,选用2m×2m的样方,每行的样方数和行间距、总列数及列间距合理且固定,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频度级别

物种数占比(%)

一年生草本

D级(76%~100%)

1.2

二年生草本

C级(51%~75%)

3.3

灌木

B级(26%~50%)

8.8

乔木

A级(1%~25%)

86.7

说明: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全部样方数×100%
A.调查取样方法为等距取样法
B.该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乔木在该弃耕农田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
D.将来灌木、乔木的频度可能增大
2024-03-17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3月考生物试题
3 . 洋湖湿地公园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0%。汇集了水杉、菖蒲、芦苇等1300多种湿地植物,灰天鹅、白鹭等300多种鸟类。成为生态保护与城市人居和谐统一的典范。
(1)若想调查此处白鹭的种群密度,应该使用____方法。该湿地不仅可以提供众多工农业生产原料,还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若对湿地公园内土壤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湿地公园周边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等,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湿地公园内部分调查对象构建了食物网。
①湿地中的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对光信息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会开花,这说明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对受污染后的湿地进行修复时,专家组选择了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并进行合理布设,同时考虑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该做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理。
②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____。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____。在分析食物网中“水生植物→草鱼→野鸭”这条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陈述理由____
4 . 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团队对入侵某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生境类型

丰富度

优势种类(按多度等级赋值排名前5的种类)

样地

1

弃荒地

63

白花鬼针草、假臭草、铺地黍、豚草、牛筋草

24

2

果园

41

假臭草、三叶鬼针草、胜红蓟、牛筋草、金腰箭

6

3

农田

31

胜红蓟、白花鬼针草、两耳草、铺地黍、五爪金龙

6

4

河道

23

五爪金龙、南美嘭蜞菊、白花鬼针草、飞扬草、飞机草

3

5

公路两侧

36

白花鬼针草、田菁、五爪金龙、银胶菊、肿柄菊

13

6

菜田

42

飞机草、白花鬼针草、簕仔树、假臭草、薇甘菊

5

(1)在对假臭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进行调查,若要了解其在某果园中的生态位,可从____(列举两点)等方面进行调查。
(2)依据表分析可以得出在6种生境中,____杂草入侵种类最多,对重要入侵杂草的分布生境进行归类统计可以发现,____(填杂草的种类)入侵分布生境最广,应当对其进行重点防范。
(3)田间除去入侵植物等杂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4)豚草茎和叶释放的化学物质对本地的禾本科、豆科等农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其花粉是当地人群的主要过敏源之一。某地政府欲从豚草原产地引入天敌对其进行防治、试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该措施进行评价(写出1点即可):____
5 . 我国科研人员鉴定出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最终形成蝗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提前收割粮食是防治蝗灾的可行办法
B.利用4VA诱杀蝗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C.蝗虫从群居型转变为散居型种群密度增大
D.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虫的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6 . 瑞香狼毒是一种主根粗长、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某研究团队为研究瑞香狼毒“化感物质”对羊草生长的影响,在松嫩草原野外天然种群中选取大小均一的羊草幼苗,移栽到若干装有等量取样地土壤的花盆中,适宜条件下培养 15 天后进行相关处理,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羊草根冠比指植物地下鲜重与地上鲜重的比值。
(1)使用样方法调查羊草的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羊草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2)松嫩草原群落不同地段分布有不同种群,这体现群落的_______结构。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羊草种群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瑞香狼毒取代,这属于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该演替过程中,羊草所占据生态位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答2点)。
2024-02-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7 . 为扎实做好生态修复,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发展,某地区建设了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在退渔还湿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复江滩湿地风貌。请回答:
(1)站在江堤上远眺,偶尔可见芦苇丛生的江心洲。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区别特定区域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
(2)江堤一侧有人工林,人工林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________有关,人工林的大空缺处有芦苇丛等不同种群分布,体现了该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3)长江水域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和白色污染(主要是塑料制品)。甲→乙→丙→丁为长江水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检测四种生物体内的镉含量,镉含量最高的生物应该是____。研究发现丙的消化道内有吞食的微塑料碎片,为判断微塑料在丙的体内是否存在生物富集现象,还需进一步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湖泊曾由于污染物排放超标等原因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产生了讨厌的水华。长满水华的湖泊中的溶解氧含量通常会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
(5)经过生态修复后,湖泊中水生动植物的数量明显增多。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捉的鲫鱼数量为 N1全部做好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中有标记的鲫鱼数量为 N2无标记的鲫鱼数量为 N3据此估算,湖泊中鲫鱼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
2024-0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考试生物试题
8 . 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的影响,研究者于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在城市森林边缘开展增加光照实验,每日特定时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分为植食、肉食、腐食三类(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捕捉节肢动物需采用标记重捕法
B.增加光照对不同种类节肢动物活跃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C.人工光照处理对节肢动物活跃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
D.增加光照后植食性节肢动物减少可能是被肉食性节肢动物捕食所致
9 . 湖泊A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水环境的景观效果,还会引起水源污染。 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下列5种典型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旱伞草、千屈菜、菖蒲;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以池塘污水作为检测对象,探究上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湖泊A的边界和范围属于__________水平的研究,调查该湖泊中蓝细菌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空白对照组中氮、磷含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4)挺水植物既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若为了追求景观效应和经济收益而清除旱伞草、千屈菜和黑藻,单一种植菖蒲,则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中的水葫芦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研究人员提议在池塘边建立以水葫芦为材料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用于喂鱼,打捞池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这种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州市番禺区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5次考试生物试题
10 . “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是海水生态养殖模式中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营养层次”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
B.牡蛎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C.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海带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海参等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用样方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2024-06-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