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斑子麻黄为雌雄异株植物,具有耐贫瘠、抗旱、抗寒等优良特性,在维持荒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研究人员在某地不同海拔的样地分别设置4个30m×30m的样方,调查斑子麻黄种群的相关数量特征,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设置合适的样方面积和数量、______等原则进行取样。该研究反映的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影响斑子麻黄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答出2点)。
(2)性别比例反映了种群产生后代的潜力,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种群发展动态。
(3)在样地S2和S3中,未来一段时间内______(填“S2”或“S”)中的斑子麻黄的种群数量将减少得更明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3-12-14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均安中学、龙江中学等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时间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种丙比物种乙高大很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甲会消失,物种丙会增加
B.在用样方法取样时,物种丙的样方面积一般大于物种乙的
C.第20~40年,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D.第30~40年,物种乙的种群密度一定在减小
3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广东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可用于估算该保护区内某大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
B.该技术可通过调查梅花鹿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C.该技术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赤麂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
D.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生活的干扰相对较小
4 . 为调查某水域中草鱼的种群数量,某同学捕获了90只草鱼,用红色、白色、蓝色三种颜料分别标记30只并放回,一段时间后随机重新捕获120只草鱼,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标记的草鱼分别为6只、8只、6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水域中所有生物均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可根据每种标记颜色分别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
C.该水域中的草鱼总数约为540只
D.若重捕期迁出部分草鱼,则调查结果会偏小
5 . 小绿叶蝉活动范围小,是茶树的主要虫害之一。某研究团队对同一区域的纯茶园和茶树—板栗间作茶园的小绿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的个体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蜘蛛和小绿叶蝉的数量
B.蜘蛛可通过摄食获得小绿叶蝉的物质和能量
C.间作模式需增加农药使用量,不利于茶树生长
D.密度制约因素使间作茶园中小绿叶蝉死亡率上升
6 . 生态廊道修复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体”的共同重要举措,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广东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迁徙廊道节点有74处,鸟类廊道节点通过水质净化、植被修复等措施提升了鸟类生活繁衍的环境质量,并拓展了鸟类分布的空间。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某些珍稀鸟类进行保护的措施属于______,某实验小组通过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调查某种稀缺鸟类的种群密度,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调查方法的优点在于______
(2)人类活动造成的湿地斑块化会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鸟类的生态位,研究鸟类的生态位除了要研究鸟类的栖息地外,还需要研究其______
(3)建立鸟类迁徙廊道通过直接影响______(填种群的数量特征)改变鸟类的种群密度,建立迁徙廊道还能遏制濒危鸟类的灭绝,其原因是______
(4)试从生态位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的角度,提出植被种植修复生态廊道提高鸟类分布和栖息空间的种植策略______
7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B.为调查某种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调查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两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2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估算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约为56只/公顷
C.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此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 K 值小于实际的 K 值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8 . 由于气候变化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广东某地的河涌和果园出现了河涌淤塞、果园减产、环境退化等问题。经过多年生态修复,现已被建成为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垛基果林,成为受大众欢迎的湿地公园,其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果树,果园中容易出现某些害虫爆发式增长,为监测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实践中常用____________法调查其虫卵的密度;一般在害虫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__之前进行灭虫效果最佳。
(2)修复过程中,用开挖沟渠的泥土堆积成垛基,在垛基上种植果树,逐渐形成稳定的垛基果林,这个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垛基果林包含深水塘、浅滩、草地和果树区,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3)当果林枝叶密度过大时,管理人员会对果林进行适度疏伐,剪去部分枝叶。试分析这样做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在该湿地公园栖居,请你为垛基果林设计一个种植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0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和不同传感器能用于生态学中物种识别、野生动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和分布、群落调查等方面研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用于某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B.该技术可以解决人力不能到达、对野生动植物生活干扰等问题
C.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
D.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某种大型乔木未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及性别比例的确定
10 . 山东沂蒙山区多地退耕还林、荒地造林卓有成效,下图是调查人员对鸟类丰富度的统计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荒地造林后群落演替的速度改变B.灌丛比农田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C.调查各种鸟的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选取样方D.图示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