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幼年个体数量大于成年个体数量时,种群密度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适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生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生殖期个体数
⑤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2 . 下列有关“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数量时,应将培养液直接滴在计数室底部
B.本探究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
C.在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0m2的草地上某种常见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4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的样方,统计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022-03-31更新 | 932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5 . 种群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使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目的是控制种群的年龄组成
D.调查某种草原鼠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6 . 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够为生产实践服务。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城市人口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其人口数量必然持续下降
B.“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C.性别比例可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标记重捕法可用来调查棉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与实际值有差异
7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的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hm2
B.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下降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8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与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被捕捉一次的动物更难捕捉,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B.探索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预实验
C.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所有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就是该样地的种群密度
D.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可用切除法、饲喂法等进行对照实验
2021-09-05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66 只/公顷
B.77 只/公顷
C.83 只/公顷
D.88 只/公顷
2021-07-09更新 | 10464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生活在长江的“顶级”生物——江豚,在继白鳍豚“功能性灭绝”后,也成为“极危”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江豚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白鳍豚与江豚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实现基因交流
C.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在长江流域调查江豚种群密度
D.保护好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间接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