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汉密尔顿法则认为:在生态系统的动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中,亲缘关系越近的动物,表现越强烈;反之,表现越弱。这一建立在以“亲缘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种间关系会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生态系统中,林鸽种群密度小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大;林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林鸽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林鸽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体中有部分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导致估算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林鸽种群密度大时,鹰攻击的成功率小,从汉密尔顿法则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3)栖息地破碎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分析,栖息地破碎后,林鸽种群受到天敌捕食的压力会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栖息地破碎化还导致林鸽形成不同种群,产生__________隔离,从而影响基因交流,导致_____________(填“遗传”或“物种”)多样性下降。
2022-04-22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以此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C”或“D”),用图中的数字可将碳中和量的关系构建成数学模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自给自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质循环                           B.群落演替                           C.能量流动                           D.信息传递
(3)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我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存活。蝗虫呈两种生活状态,数量多时是群居型,体色较深,背部黑色;数量少时是散居型,体呈绿色。进入干旱季节,科研人员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幼虫的密度来预测蝗灾。蝗灾主要是由群居型蝗虫引起的,严重干旱时,群居型蝗虫不易被天敌捕食,而散居型蝗虫易被大山雀等鸟类捕食。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散居型蝗虫易被捕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0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通过大规模荒漠化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物种类增加到530余种,天鹅、野兔、胡杨等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再次出现。库布齐沙漠已经变成了一枚“绿宝石”,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也被联合国当作治沙样本向全球推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柠条对环境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中西部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调查柠条种群密度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调查时,要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该值作为种群密度估算值。
(2)经过治理,库布齐沙漠变成了“绿宝石”,此过程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填“群落演替”的类型),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群落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要研究库布齐沙漠天鹅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栖息地②食物③天敌④与其他物种的关系⑤高度⑥性别比例
(4)荒漠化防治时,根据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鼓励农牧民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
(5)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句话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6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假设乙种群为蝗虫,则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               (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A.②③B.②④C.①②⑤D.③④
5 . 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这些牧草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如图为该牧场的长爪沙鼠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C.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形式趋于单一
6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下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万个/ml。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相似。
②科研人员发现近来该松林出现了新型松毛虫,严重危害松林树木,遂决定引入灰喜鹊加以控制,灰喜鹊因捕食新型松毛虫而摄入体内的能量大于灰喜鹊从新型松毛虫处同化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认为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7 .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应采取节约使用综合利用,避免浪费和破坏的原则。不仅现代人注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古代的贤者也提出过有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时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中的鱼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理由是_____
(2)若想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采用密网捕捞池塘中的鱼不利于鱼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因是_____
(3)与人工林相比,当地的天然林物种丰富度要_____(填“高”或“低”);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树林中的植物可为动物提供_____。假设山火造成某地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此种演替为_____
8 . 家鼠已是人类生活中最亲密、最难控制的动物。通过下面3段资料分析。
I.东北小兴安岭曾因冬春季老鼠啃食树皮导致林木死亡率很高,护林人尝试多种手段都难以有效控制鼠害。
(1)在鼠害严重的森林的边缘地带设多点捕鼠进行鼠种群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250只,标记后原地放回。一个月后再次在上述地区设捕,捕获200只,其中有标记的40只。上述区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只/区域面积。分析几十年的数据,发现鼠的数量有增无减。这段时间鼠符合S型增长而不是J型增长,其原因是______
Ⅱ.科研人员从古医书中找到用棉籽等植物材料制成鼠药的记载,并研制鼠药。实验雌雄鼠每天口服药后并没有明显变化,解剖实验鼠发现,1个月后的睾丸和卵巢内部组织出现破坏,3个月时破坏严重,而鼠的其他组织未见异常。此外,棉籽对睾丸的破坏有效,对卵巢无效。另外的某种植物成分对卵巢的破坏有效,对睾丸无效。他们又对鼠害区常见的其他动物进行该药物实验,并没有出现不良影响。于是他们将鼠药掺入鼠喜欢的食物中,调鼠喜欢的味道,制成新型灭鼠药投放到林区,终使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这种防治鼠害的方法属于______治防,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鼠种群密度的降低是由种群特征中某个决定因素变化所致,该因素及变化是______
III..蛇是鼠的天敌,在生态系统中蛇对鼠的数量控制作用是极其明显的。可是在大连蛇岛调查发现,几种毒蛇的数量始终稳定在18000条左右,鼠的数量多且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蛇岛上“鼠吃蛇”也是蛇、鼠数量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冬眠的蛇成了鼠的食物。由于海岛上低温时间较多,加上海岛特殊的空间资源条件,就形成了“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奇观。
(3)绘制蛇岛上蛇和鼠的种间关系曲线(时间跨度在2年以上,在曲线上标明蛇和鼠)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___。图乙中B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
(2)二化螟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通常会用农药来防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块1000m2的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记录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

123456

样方面积(m2

111111
二化螟数量(只)151815191514

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
(3)如下图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据甲图分析,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结构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m2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
(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