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6 道试题
1 .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______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如图一表示该水库各营养级的能量含量及能量流动方向模式图,图二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看出,能量流动特点:___
(2)从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图中有___条食物链。
(3)为防治“水华”,研究人员在水库中投放以___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往生态系统中投放某一生物时往往会引起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一般来说投放___(填“食性广”或“食性单一”)的生物更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4)图二中能够将大气中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丁→甲的过程表示___
(5)若D的食物来源中,A占1/2,B占1/4,C占1/4,现要使D增重10kg,最多需要消耗乙___kg。
2023-12-1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A、B、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信息分子C由___细胞分泌。
(2)图中①发生的变化是___,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___
(3)寒冷时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写出人体寒冷时产生骨骼肌颤栗的反射弧:___。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E是___
(4)靶细胞识别A、B、C、D、E等信息分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
2023-12-1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测定结果为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量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填“种类”“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个亚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
2023-12-13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_kJ/m2·y,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填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_
(4)图2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
(5)图3中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生物B、C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图甲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图乙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针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三种类型种群的发展趋势一般不会出现图乙增长趋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C),图乙中d点表示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对应图丙的点是___________。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___________(填a或d)点开始防治。若捕捞经济鱼类,为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应在___________(填a或c)点开始捕捞。
2023-12-13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IAA)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生长素是由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研究表明,在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_运输,它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运输。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由此可见,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在用N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N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__________(“高”、“低”)的地方进行,以保持NAA溶液的较低浓度。
(4)如乙图所示,___________μL/L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正式实验应在___________μL/L浓度范围内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
2023-12-13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上。需先用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C5化合物含量____
2023-12-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某地生态鱼塘的物质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自然生态鱼塘中的所有草食性鱼___(填“组成种群”、“组成生物群落”或“属于第二营养级”)。
(2)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能量流入第一营养级后,除了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外,另一部分能量的去向是___
(3)若鱼塘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沉水植物的同化量为M,草食性鱼类的同化量为N,则N/M的值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10,原因是___
(4)生态鱼塘不仅生产鱼、虾、蟹等供人们消费,还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5)该生态系统利用有机废弃物养螺蛳,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
(6)在生态农业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还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并且还要综合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___原理。
10 . 图甲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____,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
(2)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会____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
(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__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