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高原鼠兔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种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拟通过植被调控来进行生态防控。
(1)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高原鼠兔属于______________
(2)披碱草是退化草地改良中常用的草种。科研人员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设置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即鼠害草地部分区域替换成披碱草)和人工披碱草草地三种样地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①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表示鼠兔的种群密度。下图结果表明,种植披碱草能_________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②高原鼠兔的食物组成为紫花针茅等植物。据此推测,补播草地和披碱草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原因是披碱草与原有植物形成__________关系,导致高原鼠兔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减少。
(3)鼠害天然草地变为补播或人工草地后,原来低矮的草种被高大的披碱草所取代,群落的_______结构发生了改变。继续研究披碱草高度与鼠兔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图结果表明,随着披碱草高度增加,属兔种群密度______。由此推测,高原鼠兔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填“视野开阔”或“有高大遮蔽物”)环境中。

(4)上述研究表明,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控效果。大量种植披碱草也可能会使草原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下降,致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降低。
2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m×1m的正方形
C.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D.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
2022·全国·模拟预测
3 . 如图是加利福尼亚北美夏旱硬叶常绿灌丛的两个黑尾鹿种群的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的一条曲线)。高密度种群(每2.6km2约64头鹿)处于受管理的地区,在那里通过火烧来维持开阔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以提供大量新生的嫩枝嫩叶。低密度种群(每2.6km2约27头鹿)处于未受管理的地区,老的灌木已有十年未火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密度较低的区域,黑尾鹿寿命长的概率更高
C.存活曲线由种群个体本身寿命决定,与种群密度无关
D.高密度区域可能狩猎强度较大、种内斗争较激烈
2022-05-18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生物核心猜题卷 (新高考辽宁地区专用)
4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辽宁省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处理相关生态问题。下面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2)曲线AB段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BC段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该河流生态系统被轻度污染后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
(4)欲调查该河流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200条鱼,其中鲤鱼80条并对其标记,第二次捕获300条鱼,其中没有标记的鲤鱼100条,有标记的20条,但有10条捕获后统计数目时标记物被碰掉,该河流中鲤鱼约有_____条。
(5)该河流经治理恢复后,某农户经申请后决定在河流中养鱼致富,首先他需要根据该河流的能量流动特点确定合理养殖量。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的意义。
2022-05-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和气候调节器。我国湿地分布广泛,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下图为某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同植物分布主要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若想调查湖边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填“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2)群落中的植物例如:千屈菜全草均可入药,主要治疗肠炎、痢疾、便血;外用于外伤出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湿地被誉为气候调节器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湿地食物网中,第一、二、三营养级在一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

营养级

同化量

呼吸散失量

流向分解者的量

未利用的量

25.0

9.0

A

4.0

B

65.0

68.5

41.5

4.0

1.2

1.5

1.3

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分析甲、乙、丙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
②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③甲、乙、丙三个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6 . 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r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扩散能力强,有较高的生殖率,如昆虫和杂草;K对策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扩散能力弱,生殖率低,但有较高的竞争力,如乔木和大型肉食动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X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容易走向灭绝
B.S是K对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即该环境中的种群最大数量
C.r对策更有利于种群基因的传递
D.r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到达S前,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2022-05-12更新 | 9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草原的退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挑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若样方中的个体数量较少,则应该_____________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活着长爪沙鼠和大仓鼠两种鼠类。长期观测发现,长爪沙鼠与大仓鼠会在该草原的不同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这是该草原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的具体体现。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该草原上的这两种鼠类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关系,从而导致两个种群在分布上产生了区域分化。
(3)对某地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中的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物种;_______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据下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等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A.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浸提液浓度≤0.050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C.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影响最大
D.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对克氏针茅和羊草生长的作用效果不同
2022-05-1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辽宁某区域内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获得图中数据可采用样方法并根据当地云杉的数量确定样方的大小
B.根据年龄结构的情况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云杉种群数量一定会大量增加
C.适时、适度的采伐一些成年云杉可为其他生物提供空间,提高恢复力稳定性
D.云杉与其他生物存在竞争、捕食、寄生等关系,这些关系均导致云杉数量下降
2022-05-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三二模生物联考试题
9 . 福寿螺于1981年引入中国,现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活动范围比中华田螺更大,在大多水稻田及淡水流域都能看到。由于福寿螺的体内可能有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若食用前不彻底煮熟的话很有可能导致食用者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水稻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稻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均属于分解者
C.“水草→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2022-05-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卷生物试题
10 . 为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
(1)东北虎、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动物主要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这些植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消费者。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_____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如图。图中结果显示_____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阔地_____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3)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_____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氮(N)元素含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下表为灌草层中上述四类植物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据表中数据选择最适宜作为有蹄类动物食物的植物种类并解释原因_____
元素含量
植物种类
含N量(%)含C量(%)C/N值
嫩枝叶2.4145.3619.92
禾莎草2.0542.5022.05
杂类草2.4241.2118.10
蕨类2.4344.0019.78

(4)有蹄类动物能量消耗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取食大量营养成分高的食物。综合上述结果,从取食地形及植物种类角度,推测有蹄类动物的最优取食策略是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东北豹捕食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多选)_____。
A.流向分解者B.呼吸作用消耗C.未被利用D.流入下一营养级
2022-05-01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