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填序号),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X的前提条件是___。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
(3)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原因是___
(4)若曲线Y表示该有害动物的变化曲线,从曲线和环境容纳量两个方面考虑,控制该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措施是___
2024-01-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1.2种群数量变化
2 . 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数据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1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且小于2,以此类推,该鱼类在“3+”时达到性成熟,“9+”时丧失繁殖能力。
A.该鱼类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维持稳定
B.调查该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是标记重捕法
C.捕鱼时应尽量选用小网眼渔网,以保证该种群现有的年龄结构不被破坏
D.题中表格是数学模型的一种,反映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某一区域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标记并放回M只田鼠,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田鼠m只,其中带标记的有n只。
(1)该区域田鼠的数量大致有多少只________
(2)如果田鼠的标记物脱落,对调查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
(3)如果田鼠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变小,对调查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
(4)如果田鼠被初次捕获并标记放回后,尚未混合均匀,就在密集处进行二次捕获,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1.1种群数量特征
4 . 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下图表示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

样方

N1

N2

N3

N4

N5

种群密度/(株·m2)

8

7

18

x

9


(1)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什么________?人为选择密度较大或较小的地点取样,会给调查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________
(2)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________
(3)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________?N3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1.1种群数量特征
5 .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____,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_
(2)珠峰北坡海拔3 800~5 000 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3)珠峰海拔6 000~7 000 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4)优势植物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群落是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该群落的动物分层较为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
6 .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可调查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的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C.调查荠菜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该方法常用于估算种群密度
D.样方内植物的总数与该地总面积之比即为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7 .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昆虫,是通过降低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8 .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高山草甸草原上2公顷范围内的喜马拉雅旱獭的种群密度时,初次捕获并标记54只,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有标记的18只。假设该段时间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数量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通过监测发现初次标记的该种旱獭在重捕前有3只被天敌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为68只/公顷
B.若该种旱獭被捕过一次后变得更加警惕不易再被捕捉,将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C.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标记的个体与未被标记的个体被捕捉的机会应相当
D.根据题干中的数据估算该种旱獭的种群密度为72只/公顷
9 . “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10 .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大环境阻力可以降低K值,从而防治有害生物
B.调查池塘中单细胞生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算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使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出生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