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人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44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0 -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两种不同的种群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若种群数量按曲线X增长,这种类型的的种群增长被称为___________增长。该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此种种群增长曲线在实验室条件下常见。
(2)若种群数量按曲线X增长,则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用数学公式表示,每年恒定增长倍数为λ)。
(3)某种动物种群其数量按曲线Y增长,图中K代表___________,则遭遇干旱气候后其K值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降。
(4)若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按曲线Y增长,则为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___________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
(5)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政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3 . 鼠兔外形酷似兔子,身材和神态很像鼠类,体形较小,是典型的食草性动物。科研人员对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乙鼠兔在第1年年末迁入该区域,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其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1)由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______(填“大”或“小”)。
(2)为了调查该草原某区域中甲鼠兔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甲鼠兔,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甲鼠兔,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该甲鼠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只。如果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数值偏___(填“大”或“小”)。
(3)由图2可知,第2年甲鼠兔种群L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由图2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的年龄结构为______,甲鼠兔种群数量在第______年年末达到最小值。
(5)若乙鼠兔大量繁殖,则可能对草地造成危害,要进行防治最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只以下。根据所学知识,提出1条合理控制乙鼠兔种群数量的建议:______
4 . 科学家研究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开始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开始进入老年)。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衰退型
B.该鱼种群数量在600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C.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D.湖泊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毒素残留,该种鱼类比水草更严重
2024-01-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建构模型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C.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探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D.对比实验法: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024-01-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和繁衍。如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m2不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R点之后种群即将成为衰退型
C.种群数量变化不符合“S”形增长曲线
D.Q点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不是最大的
2024-01-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校(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 、四十七中、一百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存在着“抑制”现象。下列有关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前期
B.资源有限条件下,种内竞争加剧会抑制种群增长
C.生长素在超过最适浓度后,其抑制生长作用增强
D.鉴别培养基可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
8 . 据图回答问题:
I.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出现的情况(“J”形、I、Ⅱ、Ⅲ),其中b点表示外界因素发生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a~b段的相对稳定状态,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了___。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生物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若图中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填“K1”或“K2”),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致使蝗虫患病)的生长,若b点发生地变化为干旱,则b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最可能为___(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Ⅱ.下图甲表示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甲图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形。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时,该生物种群数量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
(4)下列关于图乙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若在t2时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B、 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C、 从t1到t2,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D、若曲线代表某害虫种群,防治害虫应在t1前进行
E、t1~t2,该种群的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
2024-01-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9 .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入侵我国后在某些区域泛滥,危害当地生态和农业生产。研究人员拟采用替代控制法防治紫茎泽兰,筛选出3种本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分别与紫茎泽兰混种,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入侵后,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条件是_________(答出1点)。紫茎泽兰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下降。
(2)根据实验结果,3种本地植物中控制紫茎泽兰生长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紫茎泽兰粉碎后可作为燃料,或加工后作为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10 . 下图是发生高强度森林火灾后,某地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0~30年中,植物甲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C.随着丰富度的增加,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