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教材中实验方法或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都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
B.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研究激素时将公鸡的睾丸摘除都采用了“减法原理”来控制因变量
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均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2024-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探究方法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模型建构——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
B.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林德曼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
D.高斯通过草履虫培养实验建立了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模型
21-22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3 . 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B.图乙为“S”形曲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图甲为“J”形曲线,每年以不一样的倍数增长
4 .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t4和t6
D.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强→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
6 .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融、艾虎、赤狐、狼等。冬季时,高原雪兔几乎成为这些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高原雪兔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图1),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数量Nt+1/Nt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当t为c~e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2)高原雪兔的存在影响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青藏高原药物图鉴》中记载,高原兔脑可治痢疾、肠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尿气味属于_______________信息。
(3)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J/(m2.a);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能将有机物转化无机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019-05-2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