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其幼虫含粗蛋白51%,脂肪28.5%,营养价值较高,常有人工饲养。中学生物实验中可用黄粉虫探究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态学家常常用黄粉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该实验控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学家将黄粉虫置于装有面粉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黄粉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黄粉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在甲、乙黄粉虫生活的面粉中加入一些细玻璃管)。

①上述实验中,黄粉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由上图可知两种黄粉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已知乙黄粉虫比甲黄粉虫小,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甲、乙的种间关系的结果发生了变化,两种黄粉虫可以共存,请从生态位的角度予以解释:___________
②甲黄粉虫和乙黄粉虫放一起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的时候,不论异种还是同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成虫的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黄粉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黄粉虫在共同饲养一段时间后的数量多少相对值。

由图3可知,斜吻棘头虫对___________(填“甲”或“乙”)黄粉虫的抑制作用更强,斜吻棘头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综合图1、2、3可知,环境条件改变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寄生对宿主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属于___________(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2 . 我国东北林区的松鼠主要以红松、云杉的种子为食。调查发现,若某一年秋季的种子产量高,则第二年春季松鼠的种群密度会明显增加,松鼠的天敌猫头鹰、青貂等动物的种群密度也会随之增加。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红松、松鼠和猫头鹰种群数量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B.一年四季中,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季节性变化
C.红松、猫头鹰和青貂是影响松鼠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松鼠、猫头鹰的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通过正反馈调节实现的
2024-05-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调查发现,某林区的红松果实、以红松果实为食的某种小型鼠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曲线③和①能体现出明显的捕食关系
B.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C.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是原始合作关系
D.影响曲线③K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山率
2024-04-20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测试试题
4 . 我国科学家长期在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进行野外观测,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雌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关于该地区东北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可借助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
C.东北豹的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
D.从调查结果可判断东北豹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2024-03-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是一种迁徙性的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和绿头鸭的食性基本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青头潜鸭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环境容纳量降低,其遗传多样性将会下降
B.若一只鹰捕食了一只背头潜鸭,则该鹰就获得了这只潜鸭能量的10%~20%
C.日照长短会影响青头潜鸭种群的繁殖活动,日照长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为吸引异性,青头潜鸭会跳“独特舞步”,说明行为信息能促进种群的繁衍
6 . 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曲线Y可能因pH变化、营养物质减少等因素而下降
B.曲线Y可表示一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增长情况,AD段的增长速率均大于0
C.曲线X代表的增长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的结果
D.图中的阴影部分可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酵母菌
7 . 科研团队找到了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科研团队在祁连山(该地气温常年较低)某区域内(该区域面积约为800km2)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在海拔2100~4100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最终确定该区域约有24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预测雪豹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则需要调查雪豹种群的性别比例
B.对于猛兽的种群密度调查通常不适合采用标记重捕法
C.该区域的种群密度约为3只/100km2
D.温度是祁连山雪豹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8 .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从1970年到2014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消亡了60%。“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环境阻力的减小,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规模会减小
B.初始种群规模、环境阻力的大小对该地大熊猫存活力均有影响
C.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会呈“J”形增长
D.人类对环境破坏超出一定限度后,任何初始种群规模的生物种群最终都可能灭绝
9 .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稻田养蟹是我国稻作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图(如图)。流经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连续低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杂草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_制约因素。
(2)碳在稻田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形式传递。
(3)间作是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套种是在不同时期播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间作和套种分别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_______
(4)糖厂利用甘蔗生产糖之后的糖渣可以作为猪饲料,猪粪和蚕排泄物排到鱼塘成为塘泥,塘泥可作为肥料种植甘蔗和桑树,这其中蕴含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除此之外,生态工程还需遵循的原理有______
10 .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描写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的古诗词,也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立体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增收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D.“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
2024-03-1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